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122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其他文献
从汉到宋,中国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其显著特点就是汉学的衰微和宋学的兴起。隋唐时期正处于从汉学向宋学转变的关捩点,在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对于项目管理的研究和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项目的成功率却没有显著的提高,这似乎成了项目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悖论。为此,从现有的项目管理理论出发,
副词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复杂的一个词类,意义抽象、用法灵活,因此副词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汉语学习者在副词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本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传统的阅读的方法以及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过去和现在的很长时期,课堂过分强调单词的积累和语法知
中小企业信贷问题近年来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主要原因和动力在于,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利率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形成,金融机构之间及银行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在它度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后,终于在21世纪的今天,遇到了它自诞生之日起最大的不信任危机。自2006年以来,随着方舟子等中医批判者博客的火热,
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当今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创新一说古已有之,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无法与其他
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讨铺棉灸结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5例病人纳入研究,并被随机分配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剔除病例2例,63例病人完成了整
人格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健全的人格不仅是个体和谐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