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温度场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世界范围内频繁地发生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影响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中国是气候灾害的高发区,农业、水利和防灾减灾等部门迫切的需要准确的短期气候预测信息,以科学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减小气候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短期气候预测早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重要问题。与短时的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是一个极其困难的科学问题,它涉及到地球系统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使得预测机理变得十分复杂。而大气和下垫面的相互作用是引起长期天气变化的最重要的过程。土壤作为陆地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影响地气间的热量、动量以及物质交换。地气关系的研究对了解气候变化的物理基础有重要的意义。从由历史资料中提取气候变化信息的角度看,寻求真实的可预报信息十分重要,但由于气候噪声的存在,使从气候要素资料中提取稳定的气候变化信息变得困难,利用土壤要素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困难,因为土壤是天然的滤波器,它可以使地气热交换过程中不同尺度的信息得以区分。土壤温度作为重要的热力指标,是陆面模式中的重要输入量。将土壤温度加入到模式中,导致持续的土壤加热条件,有利于对流发展,从而改善了对降水的模拟。因此本文利用1980-2017年土壤温度资料,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集合经验模态分解、Mann-Kendall突变检验、热传导对流等方法对土壤温度、土壤热扩散率以及土壤热通量和“地热涡”的若干特征展开分析,并对土壤温度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全国3.2m年平均土壤温度自北向南逐渐升高,基本呈带状分布,东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最低(T3.2m≤5℃),华南地区最高(T3.2m≥25℃)。全国3.2m土壤温度距平的时间变化都表现为持续上升型,但增温幅度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出现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约为0.57K/10a,华北地区次之,增温幅度约为0.36K/10a,其余地区的增温幅度小于0.3K/10a。38a间,中国3.2m土壤温度上升了约1.4K,增温主要发生在最近20年间。20世纪末比较明显的三个地区(青藏高原、陕西南部、长江中游)的高(低)温中心,在21世纪成为了低(高)温中心。其余地区高低温分布交替明显,且持续时间存在区域性差异。
  (2)从土壤温度场的分布来看,北方地区增暖明显,南方变化不明显或呈弱的降温趋势,如华南地区。1981-2016年土壤温度距平场变化的区域性差异明显:最显著的是20世纪80年代青藏高原的增暖相对于同纬度地区而言更为明显,陕西南部以及长江中游地区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降温明显;21世纪开始,青藏高原地区相对同纬度其他地区而言降温明显,而陕西南部地区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升温明显。其余地区出现高低温中心交替现象,且不同区域高低温中心维持的时间不同。
  (3)近几十年各层土壤温度升高明显,共呈现4种不同的变化类型。其中,0m、0.1m、0.8m、1.6m、3.2m为线性上升型。0.05m为缓慢上升型,0.2m为先增温后稍微降温型,0.4m为先降温后增温型。除0.4m以外,土壤温度的升温速率全部大于气温的升温速率.且0-0.4m土壤温度增加速率从浅层往深层变小,深层土壤温度(0.8-3.2m)的升温速率相当,但是从深层往浅层依然有变小趋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了各层土壤温度变化的趋势项,并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各站0m、0.8m、1.6m、3.2m四层的土壤温度的十年变率,并绘制了各层的十年变率分布图,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发现,表层土壤温度十年变率最大的地区,即升温最大的地区出现在东北地区,并且中国中部地区有一条明显的升温带,北纬35°N一条线上有多个地表温度升温明显的中心点。0.8m土壤温度的十年变率,在云贵高原地区最大。在长江中游地区以及华南沿海地区,1.6m土壤温度的升温较明显。
  (4)对土壤温度季节时间尺度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各季节土壤温度均升高。夏季和秋季3.2m土壤温度变暖最大(1.62K,0.044K/y),春季和冬季变暖相当(1.15℃,0.031K/y)。春季气温变暖趋势大于3.2m土壤温度,而夏季和秋季气温变暖趋势小于3.2m土壤温度,冬季两者变暖趋势相当。由此可见,仅仅用气温的升高来解释土壤温度的升高是不够的。
  (5)土壤温度场会受到传导和对流双重因素的控制。因此,在对土壤温度场的研究中,需要了解土壤内部的热状况。不同层次土壤利用相位法与热传导对流法的计算结果都很接近,但相位法的计算结果都比热传导对流法的计算结果稍大。在0-0.8m土壤层中,振幅法的计算结果最小,土壤热扩散率的值大多在l×10-7m2/s-5×10-7m2/s之间。0.8-1.6m土壤热扩散率的值大多在2×10-7m2/s-8×10-7m2/s之间。1.6-3.2m振幅法的计算结果最大,土壤热扩散率的值大多在0.2×10-7m2/s-4×10-7m2/s之间。中层土壤(0.8-1.6m)热扩散率最大,其次为上层(0-0.8m),下层(1.6-3.2m)最小。0-0.8m以及0.8-1.6m土壤层相位法得到的土壤热扩散率Kφ和振幅法、相位法、热传导对流法三种方法平均的土壤热扩散率K的分布是基本是一致的。1.6-3.2m除华南沿海地区Kφ和K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
  (6)0-0.8m土壤层热溢流体对流速度为正值,因此上层土壤液态水的热对流是向下传输的。0.8-1.6m土壤层热溢流体对流速度有正有负,表明中层土壤中的水向上下两个方向进行热对流的传输。1.6-3.2m土壤层热溢流体对流速度基本为负值,表明深层土壤热对流是向上的。0-0.8m土壤层传导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传输方向基本是相反的,且量级为100W/m2,总的土壤热通量为负值,即热量从表层向下传输。0.8-1.6m和1.6m-3.2m传导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没有明显的关系。总的土壤热通量很小,基本在0线附近徘徊,量级为10-2-10-1W/m2。
  (7)3.2m土壤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较长,最短1个月,最长可达近2年。且持续时间在空间上表现出非均匀性,整体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减小的趋势。对“地热涡”的统计发现,每个“地热涡”的平均生命周期为9.7个月,其平均水平尺度为604km,其特征尺度约为2.4cm/s。从空间上来看,不同地区“地热涡”的尺度以及出现次数存在差异,中国西北地区的“地热涡”尺度最大,华北地区“地热涡”的出现次数最多。“地热涡”的中心位置分布不均匀,主要出现在地壳活动强烈、垂直形变速率绝对值大的中心地区或者土壤热流的高值区。另外发现,“地热涡”的移动路径与气旋的移动路径相似。
  (8)对不同季节之间3.2m土壤温度距平和降水距平百分率求空间相关,得到春季土壤温度距平与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72;冬季土壤温度距平与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相关系数为0.59;夏季土壤温度距平与秋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相关系数为0.39。其余各季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3。由此得出,春季和冬季土壤温度距平对夏季降水预测更可靠。
其他文献
甲烷(CH4)是除CO2外最重要的大气温室气体,同时也是重要的活性气体,利用先进仪器对甲烷浓度进行精密的长期测量,获得长期变化的数据集,再基于可靠观测数据集研究甲烷浓度在源排放地区如华北地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对于温室气体卫星产品验证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目前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网络中,以Picarro气体采样分析以及地基FTIR遥感反演是获取高精度大气痕量气体浓度的主要探测
学位
青藏高原孕育了亚洲许多重要的大江大河,有“第三极”之称,拥有面积广阔的冰冻圈。青藏高原的湖泊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0%,是该地区重要的地表水资源形态。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的冰冻圈和湖泊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冰川消融、积雪减少和冻土退化。与此同时,青藏高原的湖泊大部分处于扩张状态,湖泊水位上升,水储量增加。研究湖泊水储量变化及冰冻圈对其的影响,对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学位
尼泊尔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有平原,小丘陵和山区地形。由于缺乏大量的地面观测站点,因此很难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估算和验证尼泊尔大部分地区的蒸散量(ET)。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基于遥感的METRIC(计算高分辨率的ET数据且经过内部校正校准)模型来估计尼泊尔的ET。鉴于Landsat8数据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30m),可用于估算较为准确的ET。从METRIC模型计算获得的结果与当地架设的涡动相关系统(EC
学位
青藏高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也是气候系统中的水圈、生物圈、冰冻圈和大气圈等多个圈层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区域。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少,青藏高原也是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而蒸散发是土壤和植被向大气输送水汽的一个过程,是全球能量平衡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对青藏高原蒸散发的研究大多集
学位
大气下行长波辐射是地球辐射收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中常受到观测值缺乏的影响,通过经验公式对下行长波辐射进行理论计算的方法因具备模型简单、数据易获得的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下行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经过多年发展,模拟精度不断提高,物理意义不断明确,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Prata参数化方案模拟精度高,且具有在水汽路径长度趋于0时晴空大气发射率不趋近于0和水汽路径长度不断增加时晴空大气发射率不超过黑体发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复杂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一是以高PM2.5浓度为特征的强霾污染;二是日益加剧的O3污染。PM2.5和O3污染不仅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日常生产生活,还影响着区域和全球气候系统。PM2.5和O3污染不仅受人为排放影响,还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探究我国PM2.5和O3污染的历史变化以及人为排放和气象场的分别贡献,分析二者的辐射和健康效应,对理解污染的演变机制和环
学位
云中的液态含水量、冰水含量以及粒子数浓度对气候变化,大尺度天气系统以及云的可播撒性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初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微物理方案的内在缺陷,云中微物理特征的准确预报仍然是一大挑战。集合预报方法是减少预报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本文拓展了集合预报的应用范围,将集合预报技术应用于云降水物理以及人影领域。使用2018年5月21日太行山东麓的一次大范围层状云降水过程,与飞机观测资料进行对比
学位
生物质(森林、草原和农作物残留等)燃烧是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可对全球气候、区域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华北平原地区(京津冀鲁豫皖苏)和东北地区(黑吉辽)是两大农作物主产区,农业秸秆产量丰富。农作物成熟收获季节,大量秸秆、种壳和残茬等残留物被露天焚烧并排放大量污染物,叠加工业和城市高强度的人为排放,容易引发局地或区域重霾污染事件,危害公众健康。  本研究通过中分辨率成像光
学位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和工、农业的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及其前体物逐渐增多,这些物质在大气中又会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二次大气污染物。除了影响生态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之外,这些污染物也将通过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进而影响到气候及其变化。目前,对流层臭氧和气溶胶颗粒物已成为大气科学界关注的重要污染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简称IPCC AR5)指出,控制臭氧、颗粒物的
学位
陆面过程是是指发生在地球陆地表层(包括耕地、森林、草地、裸土和水体等下垫面)近地面的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它决定着陆地表面与大气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进而影响区域天气、气候乃至全球大气环流。近年来,陆面过程及其与气候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全球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地表反照率和土壤热传导率等地表参数及其参数化方案,是陆面过程模式能否准确模拟的关键。而陆-气之间水分与热量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