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素-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il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为介入性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但是,TIPS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术后再狭窄.目前普遍认为其再狭窄的基本病理改变与血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相似,即假性内膜的过度增生.假性内膜是由表面一层内皮细胞及下方内含大量的平滑肌细胞(SMC)的胶原基质所组成,然而,有人发现TIPS假性内膜中的内皮细胞非血管内皮细胞,且SMC的来源与血管平滑肌也有不同.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后在形态和生物学功能上与SMC有相似的特征,因此我们推测HSC在TIPS再狭窄中起重要作用.支架的内皮化是维持支架通畅的重要条件,而内皮素(Ets)是内皮细胞分泌的重要的多肽,在以上假设机制下,内皮素对HSC的作用有待研究.目的:通过离体的细胞培养研究内皮素-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表型改变及增殖的作用,阐明内皮素-1在肝损伤不同阶段对HSC的影响,为TIPS术后分流道再狭窄的形成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胶原酶、链霉蛋白酶灌注法分离大鼠的HSC,用含有0.2%BSA的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加入内皮素-1作用,24小时后光镜观察细胞表型的变化;原代及传代培养的HSC用含0.5%或2%的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24h后,<3>H-胸苷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内皮素-1对肝星状细胞DNA合成的效应.结果:(1)加入内皮素-1培养的HSC,在含0.2%BAS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细胞呈"活化"状态.(2)原代培养的HSC在0.5%的胎牛血清中,内皮素-1刺激DNA的合成;在2.0%的胎牛血清中,DNA合成量无明显差别.(3)传代培养的HSC在0.5%或2.0%浓度的胎牛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内皮素-1的DNA合成量明显降低.结论:(1)内皮素-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表型改变具有刺激作用.(2)在早期培养阶段,在低浓度的胎牛血清中,内皮素-1刺激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且与内皮素的浓度依赖关系.在较高浓度的胎牛血清中,不同浓度的内皮素对HSC无显著的刺激或抑制作用.(3)在传代的肝星状细胞高度活化阶段,内皮素-1显著地抑制HSC的增殖,但无浓度依赖关系.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评价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 RTE)技术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诊断价值。  研究方法:  首先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地进步,高校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而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如何构
经过三个多月的筹备,占地200多平方米的艺术玩家品画馆于9月8日举行隆重的亮灯仪式。作为艺术玩家品画馆推出的第一个展览,主办方经过慎重挑选、精心筹备,确定为国家一级美
现今社会上自考大学生为数不少,但综合社会竞争力相对偏低。社会在飞速发展,无论是从全民素质提高的角度,还是自考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需要,其文化素质都有亟待提高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吸取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利用互联网的工具,转变工作方式,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管
该文通过对CHF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和cTnI同时进行测定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前后,比较CHF患者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初步探讨血T和cTnI两者的联系.结论:1 CHF患者血T水平降低及血
成人高校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介绍多元价值文化背景下成人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现状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指
新时期对高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要相应的做好教学管理的改革.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整个高校各项行政事务有序开展的前提和
学术争论是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科学繁荣以及甄别“真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才能使科学不断向前发展。如果用政治手段压
目地:研究丝裂霉素C联合BIAK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的杀伤机制和衔接使用时机,探讨化疗和生物治疗有机结合的最佳方案,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健康者外周静脉血10ml,梯度密度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