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代苯胺及甲氧基苯胺型冠醚包合物的合成与相变性质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chic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材料因其在传感器、可切换介电器件、光电技术、环境检测器、数字处理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在寻找相变材料这一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发现基于冠醚的主客体化合物更可能成为相变材料。因为冠醚基主客体化合物更可能出现局部扭曲或旋转运动,从而诱导有序-无序型结构相变,并伴有铁电性、铁弹性、介电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的突变。冠醚的孔结构具有离子选择性。冠醚不仅对钾离子具有高亲和力,而且可以与质子化铵盐形成包合物。一般来说,冠醚分子作为主体,通过N-H…O氢键与客体阳离子间相互作用,并与相应的阴离子组装形成分子转子系统。基于冠醚基主客体化合物的优异特性,我们致力于寻找更多的冠醚基主客体分子相变材料。我们利用熊仁根教授等人提出的“动量匹配”理论和H/F取代策略,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质子化铵和冠醚组成的冠醚基主客体化合物,并通过单晶结构分析、介电测量、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等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全面地探究。我们考虑到氟的电负性大于氢,在有机胺中引入氟原子,可以增大分子的偶极矩,引入手性。在有机胺中引入氟原子,也可能提高分子旋转能垒,从而提高相变温度。引入氟原子,还能提高化合物的脂溶性、降低亲水性。为此,本论文利用“动量匹配”理论和H/F取代策略,设计并合成了6种以氟代苯胺与18-冠-6组成的主客体分子化合物。这6种化合物分别为:[(2,3-DFA)(18-crown-6)][TF SA](TFSA=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DFA=二氟苯胺)(1)、[(2,5-DFA)(18-cro wn-6)][TFSA](2)、[(2,6-DFA)(18-crown-6)][TFSA](3)、[(2,4-DFA)(18-crown-6)][TFSA](4)、[(3,4-DFA)(18-crown-6)][TFSA](5)、[(3,5-DFA)(18-crown-6)][TFSA](6)。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均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从介电测量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结果来看化合物4、5和6均发生了可逆相变。但这三例化合物相变温度普遍较低,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为了获得高相变温度的分子材料,我们在化合物4、5和6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2种以甲氧基苯胺和18-冠-6组成的主客体分子材料。它们分别为:[(3-MOA)(18-crown-6)][TFSA](MOA=甲氧基苯胺)(7)和[(2-MOA)(18-crown-6)][TFSA](8)。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均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从介电测量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结果来看化合物7在307.7 K附近发生了可逆相变,相比于化合物4和6相变温度较高。且化合物7具有高介电态和低介电态之间的可切换介电行为,表明它在室温双稳态介电开关应用上具有巨大的潜力,这项工作为冠醚基主客体分子介电开关的设计铺平了道路。
其他文献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吸收强、稳定性高、修饰位点多,该类化合物在有机光电和光动力治疗领域受到广泛研究。此类化合物较大共轭平面导致的聚集性强、溶解性差和合成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通过对酞菁类化合物改性,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酞菁酰亚胺和萘酞菁酰亚胺类分子,并将其分别用作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受体和光动力治疗的荧光染料。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酞菁酰亚胺类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
学位
半导体、新型显示及5G等行业的兴起,推动了聚酰亚胺材料在微电子领域的发展。传统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良的热、力学性能,但某些性能仍有待优化提升以满足某些行业和产业的需求。例如,在半导体显示行业,PI作为电子屏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低热膨胀系数;用于在柔性显示、曲面屏幕则被要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能够承受多次的弯曲;用于屏下摄像则被要求薄膜要具备高透明度;如用于半单体存储行业,需
学位
由于C-F键极大的键能,使得碳-氟键的断裂研究一直以来极具有挑战性。近些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蓬勃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碳-氟键断裂反应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过渡金属为催化体系的碳-氟键断裂反应仍存在很大局限性,比如使用昂贵的后过渡金属钯、铂或者铱,亦或使用了昂贵且不易获得的配体,因此进一步发展使用廉价金属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碳-氟断裂反应的新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拟使用廉价易得前过渡金属铜或铁实现了新的类
学位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具有质量轻,柔性,半透明以及可实现大面积印刷等独特的性能,成为光伏领域研究的热门对象。近年来,随着新型给受体材料结构的创新以及器件制备工艺的优化,有机光伏的效率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实验室小面积单结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经突破了19%。在非富勒烯体受体(NFAs)材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更多具有良好形貌和能级匹配的给体来更好地匹配新型的非富勒烯体
学位
近些年来,将大分子木质素解聚生成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木质素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木质素组成有所不同,因此在以木质素为实际反应物时,很难获得一致的反应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比使用木质素本身更可取。通过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特定的化学键进行生物或者化学裂解,从而达到解聚木质素的目的。在化学方法中,大部分的裂解方法都集中在使用高温、高压、昂贵的金属催化剂等。
学位
含磷有机化合物是比较重要的有机物化合物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一些含有生物活性和医学价值的天然产物之中。随着对含磷有机化合物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还发现它们在医药、农药、新型有机材料等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含磷有机化合物成为化学相关领域不可或缺的有机化合物。正是由于含磷有机化合物在现代化学中的重要性,使得含磷有机化合物备受广大有机合成工作者的青睐,开发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就显
学位
聚酰亚胺(PI)因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而处于耐高温高分子材料的塔尖位置。从最早的航天航空到现在的微电子、柔性显示等,聚酰亚胺已被实际应用到众多领域,但传统的PI已不能满足新兴领域的需求,人们对各类产品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如高的光学透过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低的介电常数,因此科研工作者对PI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传统的芳香族PI中含有大量的苯环刚性结构,导致存在很强的共轭作用,加上分子链之间的电荷转移络
学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的质量比容量、低的相对电极电势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主要宿主材料,因具有低的理论容量,而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能量/功率密度储能器件的需求。当下,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因其容量高、毒害小、合成过程简单等自身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选择。但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电导率低、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等特性严重制约了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本文针
学位
有机硼酸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材料等领域。烯基偕二硼酸酯和芳基硼酸酯是制备多取代烯烃和芳烃的重要合成砌块。由于具有高原子经济性,末端炔烃的碳氢键硼化/硼氢化反应和芳烃的碳氢键硼化反应无疑是这两类化合物最理想的合成方法。目前,虽然这两类反应均有相关报道,然而其大都需要昂贵过渡金属催化实现。利用简单廉价的过渡金属或无金属催化将末端炔烃和芳烃转化为烯基偕二硼酸酯和芳基硼酸
学位
联烯是具有两个连续C=C的累积体系,在农药、药物和材料合成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联烯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不饱和有机物。由于这个原因,联烯的合成及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随着金属有机化学的不断发展,用过渡金属催化合成联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机含氟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烷基氟、烯基氟、芳基氟和酰基氟化合物的合成在有机氟化学中都得到了广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