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纵向脑脊液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观察研究,总结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特征和脑脊液动态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加深对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参数解读,以期为临床早期判断TBM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2020年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的一般资料、住院期间所有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出院时的修正Rankin评分,电话随访出院至少8个月后的修正Rankin评分,探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纵向脑脊液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项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44例患者,男74例,女70例。从发病到接受抗结核治疗时间中位数为12d。短期预后良好组107例(74.3%),短期预后不良组37例(25.7%)。远期预后良好组102例(77.9%),远期预后不良组29例(22.1%)。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脑脊液检查,其中34名患者仅进行了1次脑脊液检查,110名患者进行了多次脑脊液检查。91例(63.1%)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200mm H2O),139例(96.5%)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50例(34.7%)患者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占比大于50%。121例(84%)患者脑脊液蛋白浓度中度升高(>1.0g/L),115例(80.0%)脑脊液糖/血浆血糖比值降低(<0.5)。119例(82.6%)患者脑脊液氯含量低于正常(120mmol/L)。在接受抗结核化疗及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前,50例(34.7%)患者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占比大于50%。与淋巴细胞占优势的脑脊液相比,呈现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的脑脊液白细胞总数更高(300*10~6/L VS180*10~6/L,P<0.001)、脑脊液蛋白更高(2.71 g/L VS 1.725 g/L,P<0.001)、脑脊液氯更低(109 mmol/L VS 115 mmol/L,P<0.001)、脑脊液血葡萄糖比值更低(0.285 VS 0.38,P=0.002),预后更差(P=0.014)。38名患者在治疗3-4天后复查了脑脊液检查,55名患者在治疗7-9天后复查了脑脊液检查。经抗结核化疗及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颅内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多个核细胞占比、脑脊液蛋白均逐渐下降。治疗后3-4天即可见脑脊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较入院降低(45.6*10~6/L VS 67*10~6/L,P=0.026),而单个核细胞数变化不显著。治疗7天后脑脊液蛋白进一步降低(1.485g/L VS 1.390 g/L,P=0.004),治疗14天后单个核细胞数亦降低(78*10~6/L VS 170.5*10~6/L,P=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15)、TBM分期(P<0.01)、脑脊液多个核细胞占比(P=0.048)、脑脊液蛋白含量(p<0.01)、治疗3-4天后脑脊液与首次脑脊液中性粒细胞细胞数差值(P=0.043)及脑脊液蛋白差值(P=0.049)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首次腰穿脑脊液压力、脑脊液氯、脑脊液血葡萄糖比值及其动态变化、治疗7-9天后脑脊液参数变化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中均未见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TBM分期为晚期[OR=8.062,95%CI=(2.890,22.490),P<0.001]、入院时脑脊液蛋白浓度高[OR=1.354,95%CI=(1.056,1.737),P=0.017]是TBM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不同危险因素预测TBM远期预后的ROC曲线AUC对比分析发现,TBM分期具有最大效力的预测能力[AUC=0.768,95%CI(0.661,0.876),P<0.001],其次为脑脊液蛋白浓度[AUC=0.722,95%CI(0.609,0.835),P=0.001]。当入院脑脊液蛋白大于2.03g/L时提示预后不良,敏感度0.786,特异度0.612。结论:1.部分TBM患者治疗前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占优势,较淋巴细胞为主的患者预后更差。2.入院首次脑脊液蛋白高、TBM疾病分期为晚期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BM预后都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快速发展的新型技术,文章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大特征出发,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作用原理以及其如何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革。同时,文章在分析相关研究和应用案例的基础上,从技术、监管和教学等三个方面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并针对挑战提出相应对策,包括产学研多方主体助力技术发展、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在教学应用上深入拓展。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协助临床医师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且住院治疗的患者284例,根据预后结局分为存活组(266例)与死亡组(18例)。首先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实验
学位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1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22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资料,基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无OSAHS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依据有无DPN分为无DPN组和DPN组
学位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自身心理特点,在生活适应课程的学习中知识迁移的能力比较弱;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生活适应课程中,如果没有实际操作练习,仅仅图片、文字、视频的学习,则很难取得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教学新型技术——虚拟现实逐渐应用并推广于课堂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场景、人机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
期刊
报纸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5月到2021年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40例ALS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常规针极肌电图(EMG)及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查。记录86根神经的低频RNS、320块肌肉的针极EMG及560根神经的NCV的相关参数。比较ALS组与对照组低频RNS阳性率,并分析低频RN
学位
目的回顾性探讨血脂、尿酸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该科住院的200例非房颤老年患者。记录并分析所需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血脂、尿酸、血清胆红素实验室检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上述指标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
学位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精神障碍,影响着全球大约3.5亿人。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措施,但其被认为可能会造成记忆、注意等方面的认知损害。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主要通过微弱的电流
学位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肌肉减少性肥胖与认知功能障碍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21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Jamar Hydraulic Hand Dynamometre测定握力,专职人员测试步行速度及腰围,使用In Body720测定身体成分,采用MMSE评估认知功能。根据握力、歩速、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诊断肌肉减少性症;根据腰围诊断肥胖;二
学位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眩晕疾病。焦虑及抑郁情绪是眩晕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约30%-50%的眩晕患者中存在共病的精神症状,焦虑抑郁是BPPV患者中常见的精神共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BPPV与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两者间存在双向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但目前对BPPV患者的情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