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与处罚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肇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案件也逐年增多,严重地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面对这一犯罪的复杂性和高发率,从理论上澄清有关疑点,从而充分指导实践,对于有效控制和预防犯罪的发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交通肇事逃逸概述:笔者首先对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含义及性质进行界定,然后用比较和历史的方法,介绍了域外有关交通肇事逃逸的立法实践,最后回顾了我国新旧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第二章为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一致的行为,即行为人除了必须具有逃逸的客观外在行为方式,同时还必须具有逃逸的故意。首先、在主观方面,要准确把握行为人在逃逸时的主观认识和主观目的;其次、在客观方面,要准备把握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前提,就要区分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逃逸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还要把握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最后、准确把握交通肇事逃逸与相关犯罪的界限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为交通肇事逃逸中自首的认定与处理:交通肇事罪是否存在自首以及自首的条件,直接影响到肇事后逃逸对自首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对此问题笔者认为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条件应严于其他犯罪,且在逃逸后自首的问题上也要区别对待。第四章为交通肇事逃逸中共犯的认定与处理:交通肇事后,相关人员指使肇事者逃逸是否引发共犯问题,也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笔者从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入手,分析该解释的利弊并提出设立交通肇事后指使逃逸罪。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笔者结合现行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并引用近年来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加以说明,以期使交通肇事逃逸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有更为清晰认定。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新型的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已经兴起,这种学习模式比我们传统模式更加高效.学习模式改变大大地促进了微课资源的发展,为微课资源的发展提供新方向.本文结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比照大陆法系参审制度构建,而参审制发端于英美陪审团制度的实践。对比陪审团制度以及结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本土实践,从多维度出发观察我国人民陪审
本文将正当防卫、特殊防卫与强奸罪的特点结合起来,分析了强奸犯罪特殊防卫的缺陷,并对强奸犯罪的正当防卫进行了重构,解答了人们对强奸犯罪正当防卫的疑惑。   本文分三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化,消费者除了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娱乐,还开始慢慢地接受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由此诞生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并衍生了对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该法具体的制度设计中均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但却缺乏对用人单位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经济贸易的全球化,数字贸易这种崭新的贸易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跨境数据流动作为数字贸易的关键媒介和重要推动因素
“六五”期间,经全国广大育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高粱育种工作,扭转了多年来的被动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高粱品种资源研究的新进展 1.中国高粱资源的研究:我国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各国采取了众多措施应对危机。其中,税收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在帮助各国恢复经济、走出困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经济法的视角比较分析
将超高频雷达用于海面风向反演,基于正负一阶峰比值与风向的半经验关系提取风向,采用数字波束形成进行方位信息提取,并利用最小二乘多波束法解决风向模糊问题,雷达反演结果与
本文研究了栽培大豆绥农4号等5个品种和1个品系分别与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杂交,杂种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行为。以染色体组亲和指标,终变期二价体的交叉频率,鉴定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