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6抑制宿主细胞DNA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世界性分布的单细胞专性寄生虫,感染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其广泛传播不仅引起畜牧业的经济损失,也造成流行区域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弓形虫感染宿主后可引起慢性感染,以缓殖子组成的休眠包囊寄生于宿主体内,当宿主免疫低下时,休眠包囊活化,弓形虫以速殖子的方式开始增殖,引起急性感染,严重情况下造成宿主死亡。目前虽然有药物可以控制弓形虫的急性感染,但尚未有药物可以根除宿主体内的休眠包囊。弓形虫毒力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以及宿主互作机制研究是防控弓形虫感染的重要基础,弓形虫感染引起宿主细胞发生多种生理过程变化,包括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等,宿主细胞的生理变化和弓形虫的增殖密切相关,但是弓形虫感染后宿主细胞DNA损伤的研究少见报道。细胞核DNA是遗传稳定的决定因素,而且其转录及翻译后的产物,比如RNA和蛋白质,是细胞进行各种生理过程的必需元件,因此宿主细胞DNA损伤和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是研究弓形虫与宿主互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确认了弓形虫感染引起体外培养细胞发生DNA损伤,证实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是宿主细胞发生DNA损伤的重要因素;随后,本研究探究了弓形虫毒力蛋白对宿主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发现致密颗粒蛋白GRA16在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显著减弱DNA损伤标志物γH2AX表达,阻碍DNA损伤修复过程;最后,本研究证实GRA16通过加速γH2AX去磷酸化来减弱γH2AX表达,推断PPM1D磷酸酶是γH2AX去磷酸化过程中的关键蛋白。1.弓形虫感染引起宿主细胞DNA损伤将弓形虫感染293T、HeLa和Vero细胞(MOI=10),分别在0h(未感染)、10h、20 h和30 h取样,通过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宿主细胞DNA双链断裂损伤标志物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未被感染的细胞相比,弓形虫感染的3种细胞大量表达γH2AX,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γH2AX表达量增加,表明弓形虫感染可引起宿主细胞发生DNA双链断裂损伤。本研究随后探究了这种DNA损伤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显示DNA损伤和宿主细胞凋亡无关;当弓形虫感染被血清封闭限制时,宿主DNA损伤程度明显下降,说明宿主DNA损伤发生依赖于弓形虫成功进入宿主细胞内建立感染;与未被感染的细胞相比,弓形虫感染的细胞ROS水平显著升高,ROS抑制剂NAC(N-acetylcysteine)处理降低宿主细胞的ROS水平并显著抑制感染后宿主细胞的γH2AX表达,说明ROS是弓形虫引起宿主细胞DNA损伤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免疫印迹检测了 DNA双链断裂损伤反应(DNA damageresponse)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ATM和CHK2,结果显示ATM/CHK2信号通路在弓形虫感染中后期被激活,提示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宿主细胞DNA损伤可能通过激活的ATM/CHK2信号通路参与了宿主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理进程。2.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6减弱γH2AX表达并阻碍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进程病原体分泌毒素或者特定毒力蛋白调控宿主细胞DNA损伤的现象普遍存在,弓形虫是否具有调控宿主细胞DNA损伤的毒力蛋白?有报道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6定位于宿主细胞核并且和宿主磷酸酶PP2A结合紧密,PP2A磷酸酶参与了 γH2AX去磷酸化转变为组蛋白H2AX的过程,因此本章研究探究了 GRA16对宿主DNA损伤的影响。通过真核表达系统在293T细胞里过表达GRA16,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过表达GRA16未能诱导细胞表达γH2AX,提示GRA16无法诱导细胞发生DNA损伤;GRA16无法诱导细胞发生DNA损伤,但GRA16是否参与了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过程呢?本章研究运用喜树碱诱导293T细胞发生DNA损伤和损伤修复过程,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GRA16的293T细胞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显著减弱了 γH2AX的表达,γH2AX的表达和细胞DNA损伤和损伤修复紧密相关,提示GRA16虽然未能诱导细胞发生DNA损伤,但是GRA16可能参与了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过程;本章研究随后运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弓形虫GRA16蛋白,与对照弓形虫感染的宿主细胞相比,GRA16缺失弓形虫感染的宿主细胞在感染早期高量表达γH2AX,进一步证实GRA16具有减弱宿主细胞γH2AX表达的功能;最后,通过彗星实验检测GRA16减弱γH2AX表达对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GRA16的细胞在喜树碱诱导的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呈彗星拖尾状,提示GRA16阻碍了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进程。3.宿主细胞磷酸酶PPM1D参与GRA16加速γH2AX的去磷酸化过程γH2AX的表达量在DNA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当DNA发生双链断裂损伤时,组蛋白H2AX磷酸化转变为yH2AX,当DNA损伤修复完成时,γH2AX去磷酸化转变为组蛋白H2AX。因此,GRA16减弱γH2AX表达并阻碍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进程有2种可能:1)GRA16抑制组蛋白H2AX磷酸化转变为γH2AX,2)GRA16加速γH2AX去磷酸化转变为组蛋白H2AX。本章研究通过免疫荧光结果证实过表达GRA16的HeLa细胞在DNA损伤早期正常表达γH2AX,后期γH2AX表达逐渐减少,提示GRA16并未抑制γH2AX的形成过程,而是加速了 γH2AX的去磷酸化过程;本章研究随后运用真核表达系统构建与磷酸酶PP2A无法结合的截短GRA16(1-237aa)蛋白,与全长GRA16(1-505 aa)蛋白相比,截短GRA16(1-237aa)依然保留了减弱γH2AX表达的功能,提示GRA16与磷酸酶PP2A的结合并未影响GRA16减弱γH2AX表达的过程;本章研究接着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筛选参与γH2AX去磷酸化的3个磷酸酶(PPM1D、PPM1G和PP2A),结果显示在喜树碱诱导的DNA损伤和损伤修复过程中,磷酸酶PPM1D在过表达GRA16的细胞里呈早期低、中期高、后期低的表达趋势,符合同期γH2AX的变化趋势,提示PPM1D可能参与了 GRA16加速γH2AX去磷酸化的过程;最后,本章研究运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HeLa细胞的PPM1D蛋白,与对照细胞相比,GRA16在PPM1D缺失细胞里减弱γH2AX表达的能力显著降低,进一步验证磷酸酶PPM1D参与了 GRA16加速γH2AX去磷酸化的过程。综上所述,本研究从DNA损伤的角度探究了弓形虫感染对宿主细胞造成的生理变化,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引起宿主细胞发生DNA损伤,活性氧是宿主细胞DNA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6具有减弱宿主DNA损伤标志物γH2AX表达的功能,并阻碍了细胞的DNA损伤修复;GRA16通过加速γH2AX去磷酸化过程以减弱宿主细胞的γH2AX表达,磷酸酶PPM1D参与了 GRA16加速γH2AX去磷酸化的过程。本研究探索了弓形虫感染引起宿主DNA损伤的可能因素,探究了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6对宿主DNA损伤的调控方式,研究内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弓形虫与宿主的互作方式,为更好地防治弓形虫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西红花,又称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是一味名贵中药。其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用于经闭、产后瘀血、抑郁、心悸、癫狂等治疗。番红花花瓣(C.sativus petal,CSP)是西红花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产量高,资源丰富。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CSP水提物具有免疫调节活性。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柱色谱方法,从中分离、纯化得到番红花花瓣多糖
针对肉雏鸡出壳及后处理所致禁食时间偏长的问题,国外开展了新型孵化管理系统和肉雏鸡早期开食相结合的研究,以提高肉鸡生产效率和效益。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表明,雏鸡出壳后24 h内开食,可使肉鸡获得最高的出栏体重和饲料转化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肉鸡早饲对卵黄吸收利用、肠道发育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同时开展了盲肠微生物组学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以解析早饲对肉鸡的作用效果及其分子机制
猪圆环病毒(PCV)是猪圆环病毒病(PCVAD)的主要病原,是目前发现能在哺乳动物体内复制的最小DNA病毒,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已有的研究分析了 PCV2的吸附、入侵、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调控等过程,但其胞内运输和入核机制尚不明确,病毒能否成功将遗传物质(环状DNA)运输至细胞核周并最终入核决定它能否进行有效复制
本研究利用含硒平板培养基初筛、含硒液体培养基复筛的方式,筛选得到1株耐硒菌株SR14,经鉴定该菌株为益生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并对其还原亚硒酸钠的能力、发酵产物各组分含量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本研究初步探究了益生菌SR14(BP)和富硒发酵产物(S-BP)对四种自由基的体外清除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H2O2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研究并比对了 BP和S-BP缓解细胞氧化应激
牛奶蛋白质含量是评价乳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生鲜奶和乳制品的关键定价标准。乳蛋白的合成受生物学和环境因素影响,前者包括动物遗传、消化机制和代谢分配等,后者包括日粮和饲养管理等。奶牛乳蛋白合成是一个多器官共同协调完成的过程,其中瘤胃是奶牛最重要的消化器官,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消化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可通过影响奶牛营养素的供应控制乳成分的合成。本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选择相同日粮但乳蛋白产量不同的奶牛群
精氨酸(Arg)是奶牛必需氨基酸(EAA)之一,也是功能性氨基酸,参与机体的众多生理功能。给奶牛直接补饲普通Arg会在瘤胃中降解,不仅成本昂贵,而且也易与其它氨基酸产生拮抗作用。N-氨甲酰谷氨酸(NCG)可促进内源性Arg生成,且在瘤胃中相对稳定,作为Arg的增强剂在单胃动物上已有不少研究。但是,关于NCG在奶牛上的应用效果未见系统报道,对其作用机制尚有诸多不明之处。因此,本研究通过在奶牛泌乳的各
抗生素残留与食源性病原菌对动物源性食品的污染是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对抗生素及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也是食品安全防控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高效灵敏且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光学传感由于其特有的快速及灵敏度在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镧系元素掺杂的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具有大的反斯托克斯位移、发射线清晰、光稳定性强等优势,是构建光学传感器的优选材料之一。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众对肉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氧化作为限制肉类产品质量和可接受性的因素,在调节肉类的颜色、味道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营养调控,以使猪肉保持适当的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同时使肌肉不易发生脂质氧化,为人类提供优质肉类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影响饲料原料的利用率。研究表明,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抗营养
家畜的健康生长以及饲料营养的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是提高家畜生产效率的关键之一。唾液腺可以分泌多种类型的生长因子、消化酶以及消化辅助因子,同时,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在唾液腺中表达有助于动物生长和营养消化的目的蛋白,因此,研究唾液腺蛋白的表达调控和功能有望应用于畜牧生产。Leg1(Liver-enriched gene 1)是一个在多种脊椎动物间保守存在的分泌蛋白。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率先对小鼠中的Leg1
幼龄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决定了反刍动物长期的生长性能。其中,开食料采食和断奶是幼龄反刍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大挑战,开食料适应性与断奶期间的生长性能水平直接决定了幼龄反刍动物能否健康发育。瘤胃是固体饲料消化的重要器官,其自身的器官发育和瘤胃中微生物的定植是瘤胃消化利用开食料等固体饲料的基础。因此,调控瘤胃微生物定植过程可能促进开食料消化并缓解断奶应激。本研究通过新鲜瘤胃液移植的方式,探究了移植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