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包埋固定化肠杆菌Z1结合化学试剂对六价铬和三价砷的协同去除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n79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As)和铬(Cr)在自然界中均有广泛的分布,而环境中过量砷和铬的积累会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很多环境中都存在重金属综合污染的问题,其中,砷铬交叉污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水体污染。长期处于砷铬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化出了一系列砷铬抗性机制,微生物砷氧化能够将毒性较强的三价砷[Arsenite,As(Ⅲ)]氧化为毒性较弱的五价砷[Arsenate,As(Ⅴ)],而微生物铬还原可将毒性高的六价铬[Chromate,Cr(Ⅵ)]还原成毒性低的三价铬[Trivalent chromium,Cr(Ⅲ)],从而缓解环境中As(Ⅲ)与Cr(Ⅵ)的毒性。砷氧化与铬还原分别是失去电子和得到电子的过程,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非生物物质能够将As(Ⅲ)氧化与Cr(Ⅵ)还原进行偶联。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由于生物修复具有环境友好性、安全性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已有的微生物修复的研究只有关于砷和铬的单独修复,微生物是否具有同时去除砷铬污染物的能力也未知。本研究以一株肠杆菌Z1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条件下其砷氧化和铬还原表型,并探究其用于砷铬综合污染的水体修复的效果。主要结果如下:通过检测菌株Z1的抗性发现,其对As(Ⅲ)的抗性为1124 mg/L,对Cr(Ⅵ)的抗性为52 mg/L;而加As(Ⅲ)后,其对Cr(Ⅵ)的抗性可达260 mg/L,与单独加Cr(Ⅵ)相比明显提高。在R2A培养基中,同时加Cr(Ⅵ)+As(Ⅲ)时,菌株Z1的As(Ⅲ)氧化率为12.2%,Cr(Ⅵ)还原率为87.0%,均高于单独加As(Ⅲ)(0%,不氧化)或单独加Cr(Ⅵ)(32.8%)时的氧化还原效率,因此,加As(Ⅲ)可促进菌株Z1的Cr(Ⅵ)还原。菌株Z1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都显示出其As(Ⅲ)氧化与Cr(Ⅵ)还原相互促进的作用,但在缺氧条件下该现象更明显。在培养基中检测细菌Z1的砷氧化与铬还原情况,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0-45°C、pH为5-9时,同时加Cr(Ⅵ)+As(Ⅲ)的条件下,其Cr(Ⅵ)还原效率与单独加Cr(Ⅵ)的条件下相比明显提高,与单独加As(Ⅲ)相比,As(Ⅲ)氧化情况也由不氧化变成可以氧化。同时检测菌株Z1在自然水体中的As(Ⅲ)氧化与Cr(Ⅵ)还原曲线,结果显示其在加As(Ⅲ)、加Cr(Ⅵ)、加As(Ⅲ)+Cr(Ⅵ)三种条件下的氧化还原变化趋势与培养基中相同。因此,菌株Z1中砷氧化与铬还原相互促进的现象较稳定,说明该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很好,该结果启示我们可利用菌株Z1对砷和铬的氧化还原转化进行生物修复,从而达到降低环境中砷铬毒性的目的。使用海藻酸钠(2%,W/V)将肠杆菌Z1的活细胞进行包埋固定化之后,在自然水体中重复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结果显示直到第5次循环(第20天)该菌仍具有较高的As(Ⅲ)氧化与Cr(Ⅵ)还原效率,相比游离状态的细胞,其氧化还原作用更加持久和稳定。经含菌株Z1的固定化小球处理过的废水再加入Ca(OH)2和FeCl3处理,其中的总铬含量从4.80 mg/L降至0.05 mg/L(去除率99.0%),总砷含量从4.88 mg/L降至0.08 mg/L(去除率98.4%),总砷总铬的残余量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与对照组相比,Z1预处理后能显著提高化学试剂对总砷总铬的去除率。综上,本研究发现肠杆菌Z1中的As(Ⅲ)氧化与Cr(Ⅵ)还原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且经过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化之后的菌株Z1结合化学试剂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总砷和总铬,该研究可为含砷铬交叉污染的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课题还从湖北恩施一个硒矿区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一株编号为DXL2的细菌,经过多相分类学鉴定,确定该菌为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的一个新种。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细胞呈杆状,严格好氧,可通过周生鞭毛运动,可产芽胞,DNA G+C含量为60.2 mol%,细胞壁肽聚糖中含有类芽胞杆菌属的特征性氨基酸: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AP),主要呼吸醌类型为MK-7(93.5%),主要全细胞脂肪酸(>10%)是 anteiso-C15:0(30.0%)、iso-C16:0(29.6%)和iso-C15:0(14.9%),主要极性脂成分为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甘油。命名为鞭毛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flagellatus sp.nov.,标准菌株及其保藏编号为DXL2T(=KCTC 33976T=CCTCC AB 2018054T)。该研究丰富了类芽胞杆菌属的菌种多样性,为该属后续的分类鉴定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该菌株在生产生活中的进一步利用。
其他文献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能引发腹泻、呕吐、肠胃炎等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存在容易破坏食品组织等问题,因此开发出天然抗菌剂来取代原有的防腐剂是当前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针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天然产物组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菌剂,被认为是更好的延长食品保存期的方法。研究发
学位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影响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每年给人类健康以及世界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耐药性沙门氏菌菌株的不断产生,因此,沙门氏菌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快速检测方法能够预防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加快食源性病原菌中毒事件中病原体的鉴定,沙门氏菌作为一种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其快速检测方法的探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保存的一株沙门氏菌裂
学位
有别于多数多糖胶体,魔芋胶配制为溶胶后黏度极不稳定,短期放置即迅速下降,不仅影响到后续加工品质,也造成制品膳食纤维功效变化。尽管这是常见现象,但原因始终不详。在稳定魔芋溶胶的尝试中,发现锌离子能够显著提升溶胶稳定性,而在此前并未有相关报道。为究其原因,本文采用钙、镁、锌三种离子,系统研究添加离子后魔芋溶胶的黏度变化及稳定性规律,在理论排除金属离子与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
学位
系统生物学将细胞中主要的生物过程以全基因组代谢网络(Genome Scale Metabolic Model,GSMM)的形式表示,在GSMM中每个反应都由一种或多种特定基因编码的酶催化,通过GSMM中基因-蛋白-反应的直接关联以及整合转录组数据可以用来模拟物种体内真实的代谢过程;随着基因组测序的普及,快速构建特定物种的GSMM成为可能。以全基因组代谢网络为基础,通过整合RNA-seq数据对网络进
学位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蛋清在蛋糕、面包、饼干、蛋挞等许多烘焙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禽蛋的主要贮藏方式为冷藏,长期冷藏的壳蛋品质受到一定的破坏,蛋清的功能特性也会受到影响。贮藏时间是影响蛋清起泡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于提高起泡力,主要采用常用的绿色非热加工技术,即超声技术。超声处理蛋清能提高起泡力,但也降低泡沫稳定性。在食品实际生产中,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泡沫稳定性的降低,探究
学位
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茯苓皮是在茯苓加工过程所产生的下脚料,其中的三萜物质含量远高于茯苓菌核,由于茯苓皮的加工利用率较低,部分被直接废弃,造成了茯苓资源的浪费。本文以茯苓皮为原料,以茯苓三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丁醇-水两相溶剂法提取茯苓皮三萜,建立了一种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茯苓皮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细胞实验研究数据表明分离得到的茯苓皮三萜纯化组分具有较
学位
视顶盖与视觉反射有关,在哺乳动物中调节扫视动作,而在斑马鱼中起到视觉中枢的作用。视顶盖上室周灰质区具有大量神经元,内侧是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放射状胶质细胞,边缘靠近小脑处是具有干性的神经上皮细胞。转录因子Pax7对哺乳动物和硬骨鱼肌肉损伤后修复起作用,也在中枢神经系统早期发育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选择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利用荧光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发现pax7在斑马鱼视顶盖的神经发生和损伤后修复
学位
储藏是马铃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不恰当的储藏条件会导致马铃薯发芽、腐烂,发生品质劣变。涂膜保鲜是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保鲜方法,但保鲜效率有待提高。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储藏动力学试验、代谢差异物筛选等手段,研究壳聚糖涂膜保鲜马铃薯的方法,建立马铃薯储藏品质劣变动力学模型,探讨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马铃薯的抑芽机制,为马铃薯储藏保鲜提供理论基础和高效的储藏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壳聚糖涂膜保鲜马铃
学位
近年来,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和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已成为危害我国棉花和果树生产的重要害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深入探索盲蝽对低温胁迫的种群响应、生化基础及内在分子机制,测定了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低温下的存活率和低温下的生理指标,分析了低温处理与药剂胁迫对两种盲蝽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并通过对低温胁迫后绿盲蝽的转录组分析,验证了绿盲蝽部分抗寒相关基因
学位
食源性病原菌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食源性病原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使得食品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为应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急需对新型食品安全防控技术进行研发。噬菌体作为细菌的特异性病毒,与细菌进行了 30亿年甚至更久远的博弈,使噬菌体极具多样性并进化出高效杀菌的特殊蛋白——如噬菌体裂解酶。因此,可通过筛选高效杀菌的噬菌体或筛选基于噬菌体的高效杀菌产物,以此为基础进行新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