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中的家园意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家可归”成了现代西方人普存的精神状况,众所周知,这种精神状态的形成并非朝夕之事。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本文中,笔者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希腊文化开始入手,重点分析了希腊人在神话叙事中对家园混整的感知形式:在神的统摄下,希腊个体(以奥德修斯为例)在对家园的回归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在自然、故乡空间的统一混整的感知形式。当人类理性发展出对抽象的理念的追求时,特别是西方出现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时,人类的“精神家园”就呈现出对一种精神上最高实体的追求。从希腊哲学出现开始,西方人在每个时代都能找到一个宏大叙事的主题来含纳自己对“精神家园”的诉求。于是,便有家园从混整性分离出不同的世俗化形态空间,如一神论基督教、启蒙主义时期对理性的追求,浪漫主义时期对自然主义的追求,德国复兴时期对民族国家的追求。但随着西方人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他们在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狂热追求中,不断摧毁着自己塑造的“精神家园”。终于,当西方人的理性在对抽象概念的追求到达极致时,他们认识到对任何外在实体寻求都是自我幻想的“游戏”,西方人开始不再寻求实体,家园意识的形态也在渐渐的丧失之中。因此,笔者以荷尔德林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失故乡”的状况,个体在精神空间上放逐的形态来论述这一观点。荷尔德林先于一个时代看到人类精神空间上的空无之地,这个空无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了西方人不能弥合的伤口。在荷尔德林以后的时代里,家园体验成为了图景现象中的故乡与作为现实性匮乏中的故乡合二为一的体验,个体被突显出来成为生存论上的难题。当荷尔德林式的家园体验成了现代性生存体验的普存状况时,“无家可归”便成了时代的精神主题。同时,笔者认为,这样的家园体验也涉及到个体的体验在现代性转变中的自我认同模式的转变:个体在现代社会中体验到的家园,在精神空间的外在参照系的丧失下,个体代替了外在参照系成为自我确认的基点。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陕西5所2013年具备高职学前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研究其在美术类课程设置方面的得失,厘清优化课程设置的思路和对策。
<正>GIS是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工具,具有数据收集、存贮、提取、分析和可视化的功能。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地理学的信息化革命,并且由于空间数据对于城市、资源、环境管理的
家庭是中学生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场所,父母是中学生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必然会产生重要的深刻影响。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成
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位于祁连地块与北祁连俯冲碰撞杂岩带边界 ,长约 80 0km ,走向NWW SEE ,面理向北陡倾 ,中西部宽 5~ 6km ,东部由四条呈帚状撒开的强应变带组成。
随着人们对建筑保护认识的提高与业内改造实践的开展,旧工业建筑改造已经成为建筑保护和再利用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仍然保持生产功能的生产建筑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必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S)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肠I/RI的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硫氢化钠(Na HS)作为硫化氢的外源性供体,将32只健康雄性
目的观察新生儿在做辅助检查前应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在检查前15分钟使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观察其入睡用时、配合检查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 86例新生
《印度之行》自1924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多年来,学者们从各个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析。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渐渐地开始有学者运用这一新理论对该小说进行分析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学科在众多的学科当中,有着突出的情感性的特点,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也是艺术
高中地理课标中指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要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因此,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使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