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五脏中,肝与脾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黄帝内经》指出两者关系是脾土得肝木而达。实际上,肝与脾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越于此。通过查阅古今相关文献资料,不难看出,对肝脾相关性的研究,仅停留在肝脾之间的某一方面,缺乏对其内涵的研究。肝脾相关性在临证运用上,也有不足之处,应予以完善。故,本课题搜集整理了大量有关肝脾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扩展和延伸,对肝脾相关的内涵、肝脾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肝脾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文从维普、中国期刊网、知网等数据库,搜集了大量相关文献,查阅了《内经》、《难经》等历代医学名著,从临床角度出发,收集和整理了有关肝脾相关的内容,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做了充分准备。结果早在《内经》、《难经》中就有了关于肝脾相关的记载,汉金元时其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时期明清,诸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对肝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微研究,完善了肝脾相关论,指出肝脾两脏生理相关,病理相传。肝脾之间在生理上的关系是“脾土赖肝木之疏达之性,肝木亦靠脾土灌溉而升。”进一步完善了肝脾相关理论。近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肝脾相关理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肝脾相关理论包括:肝脾经脉相通、克而互用、同居中焦、疏运互用,藏统协调等五方面。肝脾两脏通过经脉相通,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在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二者相克而互用。肝藏血,脾统血,都与血关系密切,肝脾休戚相关。发病时,肝病可传脾,脾病可传肝,甚则两脏同时发生病变,形成肝脾同病。肝脾同病,表现为肝脾气虚证,肝脾气陷证,肝脾血虚证,肝脾气血俱虚证。治疗时,采取肝脾同治的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则补虚泻实、标本兼顾。根据证型不同,分别采用疏肝健脾、利湿退黄、益气补肝健脾、升举肝脾、疏肝理脾,和血调经、调肝和脾,益气养血等法。并分别予以四逆散、茵陈蒿汤、四君子汤、逍遥散、加味逍遥撒、八珍汤等加减使用。结论1.肝与脾的藏象特点:两脏在解剖位置、生理特性、经脉循行及生理功能方面各有其特点。2.肝脾相关的理论探讨:理论源远流长,经过历代的发展理论日趋完善,对现代的影响颇深。肝脾相关包括肝脾经脉相通、克而互用、同居中焦、疏运互用,藏统协调五方面的内容。3.肝脾相关的临床应用包括:非肝脾同病及肝脾同病。非肝脾同病包括:肝病及脾或脾病及肝;肝脾同病包括:肝脾气虚证,肝脾气陷证,肝脾血虚证,肝脾气血俱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