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中AgC1纳米粒子合成与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GMA(Glycidyl Methacrylate)+MMA(Methyl Methacrylate)为油相、以NaCl和AgNO3水溶液为水相、采用可聚合型表面活性剂AMPS(2-Acrylamido-2-Methyl Propane Sulfonic Acid)、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了AgCl/Poly(GMA-co-MMA-co-AMPS)有机-无机杂化膜,并对反相微乳液的稳定性、杂化膜的形态结构以及杂化膜对苯/环己烷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论文通过电导率法测定GMA+MMA微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结果显示:(1)当体系中CAMPS=0.2~0.6mol/L,C水相(CSalt)=0.1~0.5mol/L,增溶水量ω(nH2O/nAMPS)<20时,可以得到稳定的反相微乳液体系.   论文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GMA+MMA反相微乳液体系中纳米AgCl颗粒的形成、微粒粒径的大小和分布以及微粒的形貌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AgCl纳米颗粒在GMA+MMA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以类球状存在,颗粒粒径分布窄,且尺寸在50nm左右。增加ω,生成的AgCl粒子粒径减小,粒子数增多;增大CNaCl、CAgNO3,生成的AgCl粒子粒径减小,粒子数增多;增加CAMPS,AgCl粒子数增多;Cl盐价态越高,生成的AgCl粒子粒径越大,越易团聚。   AgCl/Poly(GMA-co-MMA-co-AMPS)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合成的AgCl粒子近似球状,粒径在50nm左右;EDX数据表明:聚合后制备的AgCl/Poly(GMA-co-MMA-co-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中AgCl粒子能保持较好的分散性。   50wt%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汽化结果表明,在合适的ω和CNaCl、CAgNO3下,所制备的AgCl/poly(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能克服常规高分子膜的trade-off现象,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性能。
其他文献
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 mAh g~(-1),但在充放电过程中,其会发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和收缩,从而阻止了实用化进程。将硅纳米化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颗粒内部应力,但由于材料的易团聚性及较差的导电性,所以电化学性能并不理想。本文采用重氮化反应对纳米硅进行改性制备出了硅-银(Si-PhCOO-Ag)复合材料和硅-石墨烯(Si-Ph-G)复合材料,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硅负极材料的
电催化反应对很多可再生能源技术至关重要,例如用于能量转换和储存的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以及产生高纯氢能的电解水技术等。这些能量装置/体系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氧还原反应(ORR)、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但是这些多步和多电子电化学反应通常具有较高的过电势和缓慢的动力学,因此需要催化剂来降低反应能垒,降低过程能耗,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目前被广泛报道的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大多是贵金属材料(钌、
学位
  本文采用动力显式有限元方法,以某车型B柱的在侧碰过程中的吸能量和最大侵入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强度梯度热成形零件在车身侧碰过程中的抗撞性能。建立了强度梯度热成形B柱
  在15℃/s、25℃/s、35℃/s三种不同冷却速率条件下,进行C-Si-Mn-Cr系60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工业试制。金相检验结果表明,双相钢的主要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随着快冷速率的提
  Talent plays an essential part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It is an urgent need to figure out the status quo of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s automotive i
对汽车常用30%短玻璃纤维注塑增强PA66材料,按照与注塑方向成0°、30°、45°、60°和90°裁取试验件,进行偏轴拉伸和压缩强度试验,得到了5组试验件的强度、模量和应力-应变
  本文介绍了适用于发动机的新型油漆的配方设计、制备、性能试验及应用。开发的产品能满足MC系列发动机的生产要求,特别是耐50MPa液体冲洗,并节约了成本。
盐害是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培育耐盐碱的作物品种是推动盐碱化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有效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向目标作物导入与抗逆相关的目的基因,已成为改良作物耐逆性、培育抗逆新品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导入在信号转导网络中起调控作用的抗逆基因,如转录因子、蛋白激酶基因,可达到综合改良作物抗
  Chinas corporate average fuel consumption(CAFC)standards are curb weight based with discrete fuel consumption targets for different weight classes,which imp
会议
  The formability of aluminium alloy impact bar by pulsating hydroforming process of was examined at different warm temperature.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