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包括模式的理论框架、测量工具及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
  【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并对理论框架中的元素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文献法,明确研究内容,形成初始条目库,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初始测量条目进行评价和修改,并形成最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采用模型发展策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拟合指数RMSEA,CFI,TLI,WRMR(拟合指数标准RMSEA<0.08;CFI>0.95;TLI>0.95;WRMR<1 /≈1)检验模型拟合情况。采用路径分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 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共包含4个维度,分别是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培训和监测。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测量初始条目集,包含4个维度41个条目,其中多选题为9个。对实证调查的2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调查问卷条目再次筛选,共包括4个维度,24个条目。结果显示克朗巴哈系数均高于0.85,说明测量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 实证数据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理论框架拟合良好(拟合指数结果分别为: RMSEA<0.08; CFI>0.95;TLI>0.95;WRMR≈1),结果显示组织结构对管理制度、培训和监测有显著性影响(r=0.311,p<0.01;r=0.365 ,p<0.01;r=0.103, p=0.047),管理制度和培训对监测有显著性影响(r=0.315,p<0.012;r=0.219,p<0.048),培训对管理制度具有显著性的影响(r=0.486,p<0.01)。管理制度对培训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4.利用路径分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选取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安全注射执行情况作为效果评价的结果变量。模型拟合良好。结果显示只有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显著性的影响(r=0.362,p<0.01)。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培训对安全注射依从性有显著性的影响(r=0.176,p=0.026;r=0.445,p<0.01;r=0.388,p<0.01)。
  5.采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素对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师数量、护士数量、编制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和 2015 年手术人次对院内感染管理模式中的管理制度和培训的两个重要环节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实证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并且证明了组织结构对于基层医院人感染人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在人基层医人院感染人管理人中应将人培训人作为提高人医院人感染管人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在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中,发现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而组织结构完善程度、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和培训质量影响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的依从性。在探索机构规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中,院内感染专业人员配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医师或护士人数,以提高院内感染管理效率。但是,人员的数量应该严格的按照医院床位数量进行增加。
  【创新与不足】本研究基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首次综合院内感染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培训和监测,四个人医人院感染人管理中人重要人的环节,从医院感人染管 人理的全局角人度构 人建了基层医人疗卫生人机构医院感 人染管理 人模式的数学模型,既丰富了基层院内感染管理的实证研究,又为基层院内感染管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本研究还从因果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应关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仅对湖北省内的2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研究,不能代表全国水平,研究结论在推广时应慎重。
其他文献
化石能源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国际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加快,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不良后果。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效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可替代能源转换和存储系统,比如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水技术等。当前,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和电解水规模化应用的发展瓶颈在于氧电极反应的动力学速率缓慢、超电势过高和大量使用贵金属电
学位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中,对于拥有多种性能并联机构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利用单元体机构来设计可重构并联机构的新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方法,设计出若干种具有可重构特性的并联机构。针对可重构并联机构的轨迹追踪问题,搭建了一个可以实现对末端轨迹进行精确追踪的控制系统。提出了单元体思想,将平面四杆机构及其衍生机构视作平面单元体,通过将单元体衍化,构造出一系列平面可重构平台;依靠螺旋理论,将空间单环过约束机构视作空间单元
学位
贸易顺差在各国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贸易顺差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动力。然而,非洲地区国家一直存在着贸易逆差问题,从而在国际贸易领域逐渐被边缘化。非洲国家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及其出口原料来源的不稳定性是导致非洲地区贸易边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非洲边缘化问题深植于其与欧洲国家关系史和当前国际体系的辩证性中。殖民时期,非洲传统经济动态模式被调整为,非洲殖民国向宗主国输送的劳动力和原料,从而对非洲
学位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以及跨区域、跨国输电的增多,电力系统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形态愈加复杂,电力系统本身的脆弱性问题也逐渐凸显。自2003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数十起大规模停电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极其严重。因此,研究电力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以及失稳情况下暂态能量在网络中的分布变化特点,识别网络中的脆弱环节,以期采取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对策来预防且抑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
学位
本论文主要针对TiAlN系光吸收膜的制备及性能开展研究工作。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片和硅片上沉积了具有热稳定的TiAlN选择性光吸收薄膜。通过控制TiAlN薄膜的柱状结构,镀层实现在70℃下对太阳光的高吸收率(0.92)同时还具有低的发射率(0.06)。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了薄膜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TiAlN选择性吸收薄膜的性
学位
随着电网中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大容量储能设备的不断加入,以及发电机和负载之间的约束特性不断变化,电网系统的设备部署、评估、管理和运行面临新的挑战。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测、分析、保护和控制变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根据新能源市场的相关要求,电力系统需要不间断地运行,需要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对网络状态进行全系统监视,基于监测数据估计结果作出正确的决策。在采集测量信息和估计过程中,信息若有任何误差都会改变
学位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面无人移动平台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被广泛地应用于物流运输、危险清除、巡逻监视等任务领域。任务环境中多样的非结构化地形对腿式移动平台的通过性、可靠性、承载性、续航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机构学中闭链连杆机构的角度出发,以(6,7)型闭式运动链为单腿机构构型主线,发挥单自由度闭链机构的少驱动数量、高整体刚度和高旋转频率特性,采用分层阶梯式设计,首次系统地构建了标准化、
学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造业对机械装备可重构能力和多功能的需求,可重构并联机构成为机构学和机器人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分析与综合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类可重构单环闭链,基于新型单环闭链或已有的单环闭链,得到了一类含单环闭链的新型可重构并联机构。将可重构并联机构分为运动支链几何约束不变的可重构并联机构和运动支链变几何约束的可重构并联机构两大类。借助线性空间理论,简要论述
学位
出于研究和临床目的,生物检测对于确定物质的生物学活性或特定功能反应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开发了大量应用于未知基因功能分析、药物筛选和临床诊断等的生物检测技术。随着对生物分子高通量分析的需求不断增加,允许在同一微量样品内同时进行多种生物分子分离分析的多元检测技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其中,使用流动编码微载体的液相芯片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多元检测技术,且已被应用于包括食品安全、药物研究
学位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广泛应用于诸如多机编队、微电网功率分配等应用场景。现实中的多智能体具有异构性且多智能体间的网络通信常呈现非连续性,因此,开展非连续通信约束下异构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鉴于此,本文以一般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为对象,围绕协同控制及其在直流微电网中的应用两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针对一类不完全可控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在联合连通网络下的输出一致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