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森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动态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jun1984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储量庞大的碳库,会受温度、水分、植被类型与人为干扰等影响,其含量也呈现一定变化。天山森林作为西北干旱区重要的土壤碳库,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植被类型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森林物质循环过程的改变,从而对植被产生反馈影响,其中部分对温度、植被类型反应敏感,生物有效性高的活性有机碳组分处于相对较快的分解转化过程,它能够在土壤碳库变化之前反映出由环境引起的土壤微小变化,是陆地土壤碳库中极为活跃的有机质部分及植被-土壤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因此,明确植被类型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研究以天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特征及年际动态变化,有助于探讨天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活跃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对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在时空尺度上的特征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天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相对较高。云杉林土壤表层(0-10 cm)SOC、可溶性有机碳(DOC)、轻组分有机碳(LF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4.74、3.92、13.54 g/kg和323.97 mg/kg;土壤下层(10-20 cm)平均值分别是101.43、3.01、11.37 g/kg和283.13 mg/kg。灌丛地土壤表层(0-10 cm)SOC、DOC、LFOC和MB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0.04、3.83、12.62 g/kg和298.17 mg/kg;土壤下层(10-20 cm)平均值分别是95.46、3.03、10.42 g/kg和261.84 mg/kg。草地土壤表层(0-10 cm)SOC、DOC、LFOC和MB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4.83、3.78、11.58 g/kg和276.31 mg/kg;土壤下层(10-20 cm)平均值分别是88.65、2.83、9.49 g/kg和244.70 mg/kg。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表层(0-10 cm)和下层(10-20 cm)SOC、DOC、LFOC和MBC含量均具有一定差异。整体含量大小关系趋势为云杉林>灌丛地>草地,土壤表层有机碳组分含量高于下层。(2)不同时期云杉林、灌丛地、草地下土壤表层与下层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且整体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即从4月(融化期)至次年2月(深冻期)间,SOC含量变化呈现较为平滑的趋势;DOC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LFOC含量呈先逐渐下降后缓慢上升的“凹”型平缓变化;MBC含量变化呈现先增高后急剧减小的趋势。云杉林土壤DOC/SOC值整体呈波动变化趋势,土壤表层和下层变化范围分别为2.90%-3.54%和3.17%-3.90%;灌丛地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土壤表层和下层变化范围分别为3.08%-3.64%和3.29%-4.19%;草地整体呈先增高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表层和下层变化范围分别为3.13%-3.91%和3.54%-4.20%。云杉林土壤LFOC/SOC值整体均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土壤表层和下层变化范围分别为8.37%-12.12%、8.15%-11.08%、5.92%-10.82%和8.69%-11.90%、8.49%-12.22%、5.48%-11.96%。云杉林、灌从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熵(MBC/SOC值)整体均呈现先上升后迅速下降的趋势,土壤表层和下层变化范围分别为0.17%-0.41%、0.17%-0.38%和0.15%-0.43%、0.16%-0.38%、0.16%-0.43%。(3)协同效应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受植被类型、时期、土层深度以及植被类型和时期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P<0.01),其中植被类型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各因素对有机碳组分含量总体变异的贡献大小次序是植被类型>时期>土层>植被和时期交互作用。其他各指标及交互作用的影响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SOC组分含量最主要的因素。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间,土壤SOC与LFOC呈正相关关系;LFOC与DOC、MBC呈负相关关系;土壤DOC与MBC间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与土壤环境间,DOC和MBC与温度均呈现正相关性,而LFOC与温度呈负相关性;DOC和MBC与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土壤含水量与温度呈正相关性;因土壤pH值与电导率解释量较小,故SOC各组分含量均未与pH值和电导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因特网的出现则加剧了两种技术的融合。全球通信产业呈现出移动化、宽带化、IP化的趋势。IEEE802.16e的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已经由最初的单一语音需求转变为对多媒体的通信需求,以传送语音、数据、视频为一体的通信业务成为通信领域发展的热点,视频压缩编
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获取遥感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数据下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星上数据压缩势在必行。研究低存储、低功耗和低重量的高效实时硬件编码器在航空和
超宽带技术与以往的传统通信技术不同,它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在其占用的频带内还存在其它的无线通信
黄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栽培面积广泛。但由于蚜虫、茶黄螨、白粉虱、蓟马等的危害,给黄瓜生产时常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由于害虫防治引发的农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系统作为高效的信息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数据量大,保密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识别时间短,费用较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车辆管
脑干是调节胃运动的基本中枢,迷走神经背核(dorsalmotornucleusofthevagus,DMV)是支配胃肠道副交感神经的主要中枢核团,经迷走神经传出,对胃肠活动进行调节。解剖学研究表明,DMV接
本文尝试在移动WIMAX的DOA估计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希望能为移动WIMAX这一新3G技术的发展尽微薄之绵力。 移动WIMAX采用的是OFDM调制信号,针对这一特点,本文提出了OFDM
在年均降水量632mm的黄土高原南部的红油土上,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供试作物,在全生育期内仅依靠土壤底墒和自然降雨而不进行补充灌溉,研究了覆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覆膜对旱地小麦干物质和氮同化物积累及转运的影响、覆膜对旱地小麦花前和花后14C-同化物在灌浆期的转运分配的影响和覆膜对旱地小麦花后叶片及根系衰老特性的影响,以期阐明覆膜促进小麦增产的生理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的潜能,是成年动物体内能进行遗传信息传递的唯一类型的干细胞,也是维持精子发生这一有序调控过程的起始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