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terminacy in CormacMcCarthy's The Road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被誉为美国当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新作《路》以世界末日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幸存的父子在末日中持续向南前进寻找生还希望的故事。小说中的后启示性、南方性、父子关系等都曾被国内外学者深入讨论过,然而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却没有得到细致的论述,因此该论文拟从不确定性入手对小说进行探讨。   论文首先追溯了不确定性这个概念在后现代主义中的发展,分别从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两方面对不确定性进行了解读。接受美学倡导的“读者决定论”及“空白”“不确定性”概念为不确定性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更是从语言本身着手,指出语言是无限循环的游戏链,因而终极或确定的意义一再被否定,不确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   在论述了不确定性的理论基础后,论文将从语言、人物、情节及主题四个方面对《路》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首先在语言方面,受后现代主义转向的影响,语言不再反映现实,而变成了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语言游戏。《路》中“所指”的消失使语言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短语的不断重复也质疑了语言本身的真实性,使得《路》中的语言变得不再确定。   其次在人物方面,《路》中的人物与传统小说中的人物不同,他们没有名字、年龄、家庭、个人背景及个人身份等。这些个人特征的缺失使得他们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区别,进而导致了《路》中人物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再次在情节方面,整部小说以旅行小说为载体,但在旅行过程中现实、梦境和回忆不断交织在一起,使读者难辨真假。而其开放式的结局更是增加了小说的可解读性,使得《路》得到了更多的阐释。   最后在主题方面,《路》涵盖了多个主题,本论文重点论述了其关于人性的主题及旅行的主题。在《路》中作者展示了他对人性的看法,但并没有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而是留给读者广阔的空间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作者借助旅行小说这一经典模式表达了作者对旅途、成长的看法。   综上所述,通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路》中不确定性的分析,读者对《路》会有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了解。作者在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而现实生活亦是如此。正是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一切才变得更加多彩。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天然气的吸附、存储、以及对吸附剂的选择、制备和吸附剂表面的修饰、改性的介绍,从而得出了活性炭纤维的作用,被作为一个很实用的吸附剂,同时,也分析了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
名词化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较为正式的学术、科技文体中,语言表达对词语的要求愈加严格:其表达不仅要达意,而且要严谨、准确、合理。名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网络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这也就为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学习方式和模式也随之在发生着变化和更新。尤其是在2004年加拿大教育学家
期刊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社会、政体的大转型。其间,以严复、林纾、梁启超为代表的当时中国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所进行的西学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促
食品安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受到世界各国新闻媒体的关注,这些媒体主要报道中国的哪些食品安全事件、通过这些报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是值
《简·爱》是夏洛特·勃朗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在女性主义批评领域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简·爱》中的其她女性角色以及她们对简的女性意识的作用都处在女主角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其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语的地位已基本确立,同时,中国文化传播的脚步也逐渐加快。伴随着这一过程,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英
认知教学法也叫认知—符号法,是一种在外语教学中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发挥学生的智力作用,着眼于培养实际而又全面地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学习理论和教学法体系。认知法的心
研究了化学镀镍的工艺问题以及络合剂和其他一些助剂的添加对于镀层质量和废液成分的影响,在考虑到镀层的质量和工业上实际应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废水处理和环保问题,因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