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竞争、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gri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债务问题历来是财政学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地方隐性债务由于其潜在风险也受到广泛关注。在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成因中,政府竞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原因在于分权型的财政体制下,我国形成“委托-代理”式的央地财政关系,中央将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速作为最主要的考核目标,形成地方间横向的竞争格局。在政治目标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加大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由于财力有限,且《预算法》对于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作出明确限制,因此地方开始以其他形式筹措投资资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地方债务融资的一大举借主体,也由此形成隐性债务风险。而出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地方经济的重要带动作用,大量债务资金投向基建领域。故而,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是政府竞争诱发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中介。尽管“43号文”剥离了融资平台为地方政府融资的职能,但由于二者间长期以来以资金融通、城市建设为纽带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联系。再加上地方财力紧张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地方债券的发行也受到在流程、项目、审批方面受到严格限制,地方政府面临的隐性债务风险仍不容小觑。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基础设施投资在政府竞争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间的中介影响。同时将基础设施投资细分为能源工业类、交通运输类以及水利环境类,探究三类细分投资在该中介机制中是否起到异质性作用。本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机理——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政府竞争、基础设施投资和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三者相关文献及资料进行系统查阅,梳理政府竞争、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起源、发展及现状,并归纳当前学界的已有研究成果。其次,进一步分析总体基础设施投资以及三类细分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其在政府竞争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间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相关作用机理。再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逻辑推论、数理推导、实证分析等方法,结合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上述核心问题,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针对研究结论就降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等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得出如下五个研究结论:第一,政府竞争会加大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第二,基础设施投资在政府竞争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间起着正向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占政府竞争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总效应的比例约为13.96%。第三,在三个细分基础设施投资类别中,能源工业类投资起着主导的中介作用,在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体中介影响中约占86.53%。基础设施投资的中介作用主要通过能源工业类投资的路径实现。第四,尽管交通运输类投资对整体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但并未表现出中介效应。更换多种检验方式,结论仍然不变。第五,由于水利环境类投资对地方经济的直接带动作用不明显,政府竞争会使得此类投资减少,故而水利环境类投资也并不表现中介效应。最后,本文从三个大的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降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本文提出改进政府竞争的考核模式、加入多元的考核指标、加强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资金的监管、加强对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的引导等具体举措。
其他文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央地关系的不断调整中,一直在探索关于地方政府是否应该获得自主举债权。我国地方政府最早于1950年就曾发行过地方公债,在1979年也曾在“拨转贷”政策之下进行过债务融资,但在当时高度中央集权化的计划经济时期和包干制时期,地方政府并未实际获得自主举债权。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关于财权分配的博弈不断进行,虽然从预算法层面剥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举债权,但实际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重视程度再上新的台阶。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与政府环境治理职责相匹配的环境保护支出未受到一些地方政府足够的重视。这一现象的背后与国家发展重心、地方官员考核激励以及环境公共事务的外部性特点有着紧密关联。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和环保法规建设力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并在2016年至2017年两年间完成了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随着考核激励的变
学位
新发展阶段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议题。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扩大国内有效投资,本质为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为实现行稳致远的国内大循环夯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己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减税降费政策则聚焦于供给侧改革中的“降成本”。自2015年起,中国已经过六轮阶段性社保降费,这一措施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企业在降成本后的系列微观行为,如投资行为,亦会受到这一政策影响。现有的文献已对降
学位
2020年我国克服艰难险阻,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为了实现脱贫目标,政府主动采取了多种财政税收措施和配套政策,其中政府补助政策在减贫增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期的实践证明,政府补助通过发放补助金发挥直接减贫效应,在提高贫困家庭收入、解决贫困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但目前比较缺乏政府补助政策在具体增收效果上有力的实证研究支持。随着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为重点的新扶贫时代,当下治理贫困重点有所转变,政府补助政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制度、金融制度与土地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伴随着制度的鼓励或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债务规模不断增长。庞大的债务规模隐含着巨大的债务风险,且能够与金融风险交叉感染,这引起了学术界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经济不确定性的相关概念、政策等进行梳理与总结。首先,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范围,并从显性债和隐性债两个层面分别梳理了地
学位
为了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增强县域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我国自2004年开始在浙江省等少数省份进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随着推行这项重要财政改革的省份范围逐年扩大,如何在“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背景下,提升县际财政支出均等化就显得愈发重要。山东省自启动“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至今己有十余年,这一重要改革在推进县际财政支出均等化方面的实际效果如何,当前还存在什么不足以及如
学位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资源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将创新置于核心位置,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区域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厚植区域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一员,地方政府在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调动创新主体的研发动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变,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叠加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环境规制力度加强间接导致部分重污染行业工人失业,使得就业问题愈发严峻。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如何平衡环境政策与民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对当下我国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环境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双重红利”假说提出环境税能够在减少污染的同时促进就业。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就业
学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民生建设问题,将民本思想贯穿改革发展的始终,逐渐实现了“为民”“惠民”“富民”的奋斗目标,并将“强民”梦想融入新时代目标。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唯GDP”论的晋升锦标赛下,我国的医疗、教育以及社保就业等民生建设领域投入规模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民生服务供给低于民众的实际需求。随着中央地方间事权支出责任划分的明晰,我国在中央与地方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
学位
慈善作为有力的第三次分配手段,可以弥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不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上行,我国的慈善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民众的捐赠意愿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高涨,推动了我国慈善规模的扩大。2020年《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披露,我国的内地捐赠额达到了2086.13亿元,成为历史之最。然而,相较于一些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和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