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苷对血糖水平和肝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代谢异常是肥胖、糖尿病、胰腺疾病和肝脏疾病等常见的代谢紊乱。血糖水平异常是导致这些疾病恶化并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主要原因。长期的高血糖水平常会引起机体其它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眼等的损害。目前已有大量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血糖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探索副作用少的新型降血糖药物及其作用机理,为治疗糖代谢异常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方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尿苷是广泛存在于血液、脑脊液等体液和各类组织中小分子核苷。已有研究证明尿苷对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并且在临床上尿苷已被应用于减少肿瘤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尿苷可以改善高脂饮食小鼠和衰老小鼠的糖耐量异常,且这一效应与瘦素的作用密切相关。但尿苷对于血糖的具体影响,以及对正常小鼠和其它类型代谢异常小鼠的血糖影响和作用机制尚无研究。肝脏是调节血糖水平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尿苷对肝脏代谢的影响也尚未完全明了。尿苷在人体血浆中的水平及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也未得到系统性地观察和研究。本课题将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尿苷在这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一部分尿苷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研究尿苷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C56BL/6小鼠腹腔尿苷注射的急性处理模型。观察尿苷对禁食状态和非禁食状态小鼠血糖的影响以及不同尿苷剂量对小鼠血糖变化的影响。研究尿苷对不同高脂饮食(HFD)时长小鼠的血糖影响以及尿苷对高脂饮食小鼠糖耐量的影响。检测尿苷处理后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观察尿苷对链佐霉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和瘦素缺乏(ob/ob)小鼠的血糖的影响。观察N-磷酸乙酰-L-天冬氨酸(PALA)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经尿苷处理后小鼠胰腺的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观察尿苷和P2Y6受体抑制挤(MRS2578)对体外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系MIN6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结果:在非禁食状态下,腹腔注射尿苷2h后可明显降低雄性C57小鼠血糖水平(血糖下降2.00±0.95 mmol/l,P<0.05),同样也可以降低雌性C57小鼠的血糖水平(血糖下降1.68±0.45 mmol/l,P<0.05)。并且尿苷可以引起禁食状态小鼠的血糖水平下降(6.65±0.76 mmol/l,0h→4.75±0.95 mmol/l,2h,P<0.001)。小鼠血糖水平在尿苷经腹腔注射后0.5h即出现明显下降,注射后1h左右血糖水平降至最低水平,随后血糖水平缓慢回升,3h即恢复至注射前水平。0.25mg/g尿苷注射即可引起小鼠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血糖下降0.93±0.52 mmol/l,P<0.05)。尿苷同样可以降低HFD-1天,HFD-1周,HFD-2周,HFD-16周的高脂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尿苷还可以改善HFD-16周小鼠的糖耐量[PBS组和尿苷组的AUC值分别为2243±98.69 mmol/(l·min)和1768±70.64 mmol/(l·min)]。但尿苷不能降低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和ob/ob小鼠的血糖水平。尿苷会引起小鼠血浆胰岛素水平短暂地升高,并引起胰岛分泌相关基因P2Y6的表达增加。在体外培养MIN6细胞中,应用P2Y6受体抑制剂可减少尿苷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增加。结论:尿苷可在短期内降低普通小鼠和高脂饮食小鼠的血糖水平,这一降血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尿苷促进了胰岛素分泌有关。第二部分尿苷对肝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研究尿苷对肝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尿苷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尿苷和PBS腹腔注射,1h后收集小鼠肝组织和血浆。肝脏组织做PAS染色和油红染色。检测肝脏糖原含量、葡萄糖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和总胆固醇(Tch)含量并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做全转录组学测序分析(RNA-seq)。检测部分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AS染色显示尿苷组肝糖原明显少于对照组。糖原定量检测表明尿苷组雄性小鼠肝糖原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9.61±10.49 mg/g vs 56.35±11.90mg/g,P=0.0038)。两组小鼠肝脏油红染色和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含量无明显差异。尿苷组小鼠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91.28±15.73 pg/ml vs 108.18±17.37 pg/ml,P<0.001)。尿苷组肝脏葡萄糖含量也明显高于PBS组(30.58±4.80μmol/g vs 18.00±1.93μmol/g,P<0.001)。转录组学数据分析显示尿苷对转录因子活性、细胞外膜形成、核糖核蛋白、生理节律和上皮细胞分化等细胞功能存在明显的影响。同时也对碳水化合物磷酸酶活性、己糖代谢过程和脂质代谢等过程有明显影响。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检测显示与糖异生和糖酵解相关基因G6pc,G6pc2,Gck,Pfkfb3表达明显升高,而Pfkfb1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尿苷可在短期内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且这一过程可能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增加有关。尿苷会引起肝脏聚积大量的葡萄糖,这可能是尿苷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可能与肝脏Gck表达增加有关。尿苷除了引起糖代谢的改变外,还可能影响了转录因子活性、细胞外膜形成、核糖核蛋白、生理节律和上皮细胞分化等过程。第三部分人体中空腹血清尿苷水平与肥胖和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人体中空腹血清尿苷与肥胖和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503名受试者(年龄>18岁)。收集其空腹血清并检测其血清尿苷(FSU)水平和葡萄糖浓度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结果。同时也收集他们的身高、体重和腰围等一般检查指标。分层分析协变量为年龄和性别。结果:在横断面分析显示,503例受试者的平均空腹血清尿苷水平为7.018±1.429μM。肥胖组(BMI≥28 kg/m2)的平均FSU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17.5≤BMI<20)(7.411±1.487 versus 6.662±1.323μM,P=0.0107)。FSU与BMI和腰围呈正相关(r=0.183,P<0.0001;r=0.163,P<0.0001)但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184,P<0.0001)。尿酸作为嘌呤核苷的分解产物也是尿苷的一部分,它与BMI呈正相关(r=0.357,P<0.0001),但与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尿苷与血糖的相关性是独立相关的。结论:在空腹血糖正常的个体中,FSU与肥胖明显有关。在BMI相同的条件下,高水平的空腹尿苷与低血糖水平相关,这表明尿苷是一种独立于BMI并影响空腹血糖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叙述气相色谱法(以101白色担体与新戊二醇丁二酸聚酯制备的色谱柱,用氢火焰电离检测器)分析聚醚多元醇与苯乙烯、丙烯腈接枝聚合物中苯乙烯、丙烯腈的残留量。方法简单快速,以溶剂溶解试样后直接进行色谱测定。测定的相对误差与平行误差均在15%以内。
期刊
现代社会,教育支出是每个有子女的家庭必须、必然和必要的消费,属于家庭的核心消费之一。自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以来,教育这一公共事业领域被引入了市场化因素,“影子教育”费用、陪读费、购买学区房、择校费等扩展性教育支出和选择性教育支出,成为除基础性教育支出以外家庭教育支出增长的重要原因,给家庭消费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即便如此,从家庭的长远发展出发,父母为了延续或提升子女的社会阶层,同时基于亲情和爱的基
学位
第一部分低浓度氯喹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究不同浓度氯喹在视网膜遭受损伤的情况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影响及低浓度氯喹对RGCs形态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周龄野生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小鼠取视网膜铺片,分别在含0、1、5、10、25、40、50、100 μM的氯喹培养基中培养5天,用于构建视网膜外植体模型,于相应培养基培养5天后行全视网膜铺片Brn3
学位
第一部分:大鼠胰腺AR42J细胞不同比例衰老细胞的诱导及表型的比较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D-半乳糖干预72小时诱导大鼠胰腺外分泌细胞系AR42J细胞产生不同比例的衰老细胞,并比较各组不同比例衰老细胞的基础表型。方法:将大鼠胰腺外分泌细胞系AR42J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D半乳糖干预72小时,干预完成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将不同浓度D-半乳糖诱导后的细胞分别接种至12孔板的爬片上,待贴壁后
学位
研究背景肾癌(RCC)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死亡率也位居前列。虽然肾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肾癌的发病率却每年以2%递增。大多数肾癌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症状出现并确诊时一般较晚。尽管由于我国的卫生条件逐步完善,大多数或者在健康查体时发现了早期的无症状肾癌,但是仍然有近40%的肾癌患者出现典型症状,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肾癌
学位
本文通过对虚假诉讼进行类型化界定,分析其对检察监督之影响,建构出虚假诉讼类型化考量体系。该体系纵向上各考量因素具有一定的位阶顺序,横向上各考量因素分别指向不同的内容,检察机关在虚假诉讼监督过程中可参考运用。
会议
报纸
背景:神经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0%,以及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恶性神经胶质瘤的年发病率为5/100,000,临床结果极为恶性。以最常见的类型为例,胶质母细胞瘤的平均总生存时间仅为10~15个月。神经胶质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尽管许多基因和蛋白质参与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但其机制仍不清楚。目前,遗传因素和大脑中残留的胚胎原始细胞是导致神经胶质瘤的重要内源性因素,而有害的理化因素以
学位
研究背景: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广布于人体肠道和自然环境中,当机体机械或免疫屏障遭到破坏后,可移行至身体其他部位,造成严重的感染。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持续高产AmpC酶和(或)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首要选择,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出现,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前所未有的威胁。CR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肿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2018年新发的肿瘤病例为1810万,死亡病例为950万。胃癌(gastric cancer)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全部肿瘤5.7%,死亡率占所有肿瘤的8.2%,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其中我国的胃癌发病人数超过全世界所有发病人数的40%。早期胃癌的症状不典型且无特异性,因此大多数患者被确诊为胃癌时已处于中晚期。因胃癌患者确诊较晚,这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