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主体建构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中的人物身份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121990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绮诗是美籍华裔作家,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伍绮诗的横空出世,填补了华裔作家在欧美主流文学界的空白。而《无声告白》2014年一经出版,亚马逊、纽约时报、卫报等新闻媒体便纷纷报道,好评如云。但是由于出版时间不长,所以这本书目前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国内外学者多是集中于家庭教育、后殖民主义以及叙事策略的探讨,鲜有人从主体建构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拉康的主体建构理论重点分析三位主人公的身份建构过程。探究镜像阶段不同的他者对主体形成的影响,以及在矛盾与冲突中主体如何融合建构身份。本文试图从以下几点来呈现: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作家伍绮诗,作品无声告白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研究在想象界,由于小他者(家庭成员和周围人)的介入,三位主人公开始建构主体身份。但此时的主体处在无意识的自我欺骗阶段,幻象已然成为主人。他在小他者的注视下迷失了自我,从而把镜中之影误认为是自己,努力构建一个虚假的理想身份来满足小他者的期待。第二章探讨了在象征界,主体被迫接受大他者(象征性语言)的欲望逻辑,因为客体是不可能得到的,而客体的丧失也正是主体欲望的起因。在象征界的认证中主体的理想身份受到社会环境的暴力压制,这意味着主人公的第一次身份建构失败,此时主体已经意识到理想身份与现实的冲突,继而引起了对自我身份的思考。第三章论述在实在界,主体经历一系列创伤性的遭遇之后对理想身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以及对自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最终挣脱了自我奴役的内心锁链,从而实现了自我与现实的和解。三位主人公在跨越镜像之后融合自我与他者,完成了自我身份的重构。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指出分析这部作品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主体建构理论去研究这部作品,试着提出一个分析的新思路,以期本文能对将来《无声告白》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引起更多学者对于作者伍琦诗及其作品的学术关注。此外通过主体建构理论来解读本文,希望引起人们对于华裔生存困境的深刻关注,加深人们对女性主义和身份建构的思考。
其他文献
“圆点和弧边三角”组合图案是一种由两侧斜向相对或正向相对的弧边三角内部与圆点组合的图案,这种组合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具有固定的形式,一般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样式横向排列,整体图案呈连续组合平铺。主要绘于陶钵、陶盆这两种典型器物的上腹部。在图案的表现形式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各自又在具体结构上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该图案主要集中于距今约6000至5500年的庙底沟文化,其他考古学文化也有零星的发现。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理问题多。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人们对于性格有很多误解,这导致他们停滞不前。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摆脱自我否定。幸运的是,呼唤型书籍可以帮助人们树立信心、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对这类书籍的翻译和研究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呼唤型书籍的翻译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本文选取了心理学家本杰明·哈代所著
SPOC是一种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到传统教学领域中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当前汉语学习者人数持续增长,利用网络和数字化资源进行线上汉语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展和探索的重要方向,因此构建符合对外汉语线上教学需求、提升学生汉语学习兴趣的模式尤为重要。但在当前汉语口语线上教学中仍存在套用线下传统教学模式、交际训练不足、教师主导课堂等问题,无法凸显线上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基于以上背景,
诏令作为体现王言君威的重要工具,在封建王朝的日常运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一朝诏令的骈体特征,不仅可以理解附着个人风格色彩的诏文,还能够更具体理解骈文的特点。本论文主要从北宋诏令变革背景、北宋诏令的转变历程,以及诏令大家胡宿、欧阳修撰写的诏文分析三个层面,围绕北宋诏令文体进行展开相关论述。第一章,对北宋诏令的厘革部分进行论述:一方面,将北宋诏令置于北宋诏令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考察其现实功效;另一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在不断加快进程,在如今的城市化建设当中,城镇土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载体,成为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逐步提升,随之而来的,城镇人口也在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日渐紧张,面对当下的土地利用整体环境,城镇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逐渐引起各方研究人员的关注,在改善城镇土地利用方面任重道远。本文在目前我国城镇土地
由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产出导向法”对解决我国英语学习中“学用分离”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近年来,对外汉语领域的一些学者也对“产出导向法”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数量有限,并且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中级汉语口语的研究更是欠缺,于是笔者用产出导向法进行中级汉语口语教学,探究该教学方法是否有可行性,能否有效提高留学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当中,自然灾害频发,邓云特先生称其为“古今未有之记录也”。严重的灾害不止与自然地理有关,政府的无能、财政的危机和官员的腐朽都加剧了灾害带来的影响。在明代早期政治相对清明,官员政务能力尚可的情况下,自然灾害对政治的影响也自然较轻。然而晚明时期经历了数次权力政治斗争,不论是首辅之争还是东林党争都使明代的政府及其官员陷入到政治混乱、政务荒废的旋涡之中,此时灾害的发生就更显棘手。王恭
运用粤港澳湾区2001—2018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市场一体化对粤港澳湾区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粤港澳湾区的市场一体化指数与FDI负相关,市场一体化指数越高,FDI反而减少;同时,滞后的市场一体化指数与FDI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不同地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对外商投资有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积极制定引导政策,大力推进高素质人才建
本文是以马克·海曼所著《食物修复》一书的第4节与第15节为文本主要分析对象写成的翻译实践报告。这部作品概述了海曼博士对于食物问题的思考。他认为解决食物问题对于人口,环境,气候,经济以及人类生存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为调整功能失调的食物系统,海曼博士从个人,政府,企业等方面给出了倡议。交际翻译是翻译学者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理论之一,其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飞速提高,科学和经济进步带来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一个例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变得至关重要。本次翻译实践选取的原文来自美国气象学家真锅淑郎和安东尼《全球变暖背后的秘密:数值模型下的气候变化》一书的第一至二章,介绍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含义及形成过程,以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