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的审美内涵及其发展、影响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是我国文化典籍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三玄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在它的哲理性、科学性,还在于它的美学和美育价值。朱熹曾言:"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周易》的博大精深在每个卦象中都体现出来。其中,坤卦《象传》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根植于中华民族心理中。坤卦所具有的美学和美育意蕴,仍有广阔的探讨空间,且对当代美学美育思想的传播和实施途径的探寻,都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对坤卦《象传》中提出"厚德载物"的理念,从美学美育的角度进行阐释。在绪论中,简介了有关《周易》厚德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自古以来,对《周易》相关问题的研究屡见于史,不同时代,不同学派,不同文化结构的易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级进行研究和探讨。从美学的角度对《周易》进行分析,是近现代以后才开始,其中不乏大家之作。
  本文第二章主要讲述"厚德载物"的审美内涵,首先分别从文字的解析、词意演变、典籍释义等方面进行厘清,把"厚德载物"所蕴含的美学美育历史地位在《周易》当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同时,将《周易》当中与"坤"卦有紧密联系的卦,如:师卦、比卦、谦卦等十四个卦进行比对研究,意在表明在含有"坤"卦象的卦中,大都能体现"厚德载物""坤厚载地"的内涵和意蕴。在比较和联系中,可以总结出"厚德载物"美学美育内涵的显著特点:柔顺、宽厚、厚朴、包容、化育、谦厚等。而正是这些具有人格化的美学性质,成为古往今来对品行高尚的人才的评判标准,君子贤人修身的追求目标,并衍化成为当代人格构建的原初标杆和发展线索。
  一个民族品格的形成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因此,以"厚德载物"的美育思想对当代人格进行构建和化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虽然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但是,每个时代都离不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只有以时代的观点,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传统美育思想进行取精去粗地梳耙和整理,才能提取出适应当代社会的美育思想,更好地构建当代人格。
  千年的厚积和沉淀为"厚德载物"的美学美育思想储备了后劲充足的动力,当古代文化中的相当部分思想和准则已经作为一种宝贵的"遗产"和瑰宝被当代人们所封存、敬仰和学习。古代优秀的美学美育思想其旺盛的生命力,如春风化雨,伴随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周易》的深奥晦涩也被日渐解构和诠释,抛弃了卜筮的迷信和主观,蕴含在卦象中的人格美育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厚德载物"也因此走向了更为广阔和现代的美学空间,无论是人品道德的宽厚,还是个人学力的深厚,都成为当代人探讨《周易》坤卦美学美育功能的主题,并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当代世界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许多全球性问题也突显出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性,了解其对于解决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学者们开始转向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准备阶段:主要归纳了《克罗茨纳赫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世界历史形成的一些因素,如财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改革过程中,从计划到市场,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振奋的成就。我国成功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得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基本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但改革不是田园牧歌式的诗作,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改革的关键时刻,由
学位
孙中山是历史中出现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宝贵的精神遗产,众多学者就民族主义起源、发展演变、历史意义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但很少有人深入研究民族主义思想同儒学的相关性问题,本文针对其民族主义与儒学关系这个主题,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主要取源于儒学思想而又不断超越创新,发展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民族主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寻求民族独立平等自治,反抗西方列强侵略,恢复中华民族精
学位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韩愈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一个具有浓厚学者气息的文人。韩愈反佛道的坚决态度表现了一个独立思想家的刚毅气概。本文即以韩愈排佛道作为研究内容,以其为切入点,阐明儒家仁义道德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精神,同时,结合当下社会环境中文化热现象,以继承弘扬儒家圣人之道为本,从中找寻更好维持发展中华文化理论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二章,概括介绍了,韩愈出生、学习以及成
学位
苏格拉底在《克里托篇》中认为一个人应该向善而生,追求过得好、过正当的生活,而不是生存。生活要过得好,就必须以行正义为前提。但是什么是正义,正义的原则是什么,他并没有作出回答。虽然苏格拉底在柏拉图著作集的许多篇章中提出了有关的正义思想,但是他对其正义思想的阐述并不是很系统,只是从各个不同侧面散见于不同的篇章,并且很多并不是从正面直接地进行论证,只是从对话中间接地引出,甚至仅是宣称,相对系统而全面地对
学位
地方教会是中国本土基督教会中的一支,20世纪20年代由倪柝声在东南沿海发起,至今在大陆、港台、东南亚、乃至欧美都有持续的发展。以中国大陆的地方教会来说,普遍持守着一种“顺服”的传统。本文通过对创始人倪柝声关于“顺服”的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性梳理,试图了解这一传统的由来。  倪柝声在1949年以前的工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20-1926年,是倪氏单打独斗的时期;他先是接受了时代论,并受到内
学位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适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暗合了时代发展潮流,因此具有一定历史必然性。早期知识分子为了拯救衰落的国家,一部分人期望引介国外先进文化来启迪民众,另一部分人则转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谋求出路,在他们身上都浸染了深深的爱国感情。早期启蒙者意识到要拯救衰落的民族,只有彻底改变贫弱的国民性格才有希望,因此对国民性的批判成为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启蒙浪潮中,鲁迅与章太炎是非常具有
学位
正当与善这对概念在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语境下逐渐演变成一对基本哲学范畴。从二者能否定义、如何定义以及相互联结关系如何、孰为优先的一系列问题深入展开,便可建构出不同方向的政治哲学理论。而正当与善的优先关系更是构成了近代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以正当优先还是以善优先作为基础进行思考,其结果大相径庭。  约翰·罗尔斯强调正当对善的优先,并基于这一观念建构其“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罗尔斯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时代的观照,历史的产物。其产生必然以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为"母体",一旦产生就会带着反思的情结与"母体"相脱离,既而对其加以批判和重释。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里达解构主义皆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理论,可谓"本是同根生"。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则导致了两者在社会背景与思想资源上的迥异,因此,两者在历史观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然而,正是这种同根异质性为两者提供了比较的平台,并赋
学位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目光投向消费,由此引申出来的消费社会以及与消费有关的消费文化和理论在各个领域都有所联系。消费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角色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成为“时代的主角”之一。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力图从符号学的理论来理解消费社会的种种消费文化和消费方式。他认为物的消费不过是一种符号的消费,并透过消费这一现象看到人们在消费行为中,物品对人这一主体的支配和异化,深刻地理解了“符号消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