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射运动学约束的非完整系统跟踪控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rt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完整系统广泛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如柔性连杆机械手、轮式移动机器人、车载倒立摆、水下运动车辆等,由于非完整约束的存在,以及系统本质非线性,解决这类系统的控制问题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因此,研究非完整系统的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受近年来成果的启发,我们研究了非完整机械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所研究的系统受到一类更广泛的运动学约束—仿射约束.在控制设计过程中应用终端滑模控制技术、反步递推算法、积分反馈补偿策略等方法,针对几类不同的系统模型设计了自适应跟踪控制器,实现了非完整系统的跟踪控制。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针对一类受仿射约束且带有系统不确定性的非完整系统,研究了其动态/力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运用非线性微分,代数处理技巧,消除了系统动态方程中的约束力,然后结合积分反馈补偿策略和自适应技术去补偿系统动态不确定性.所设计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器确保了闭环系统的状态渐近跟踪到给定期望的轨迹并且确保约束力的跟踪误差保持在一个可控的界内.船舶行驶在河流上的跟踪控制作为一个实际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⑵针对一类受仿射约束的不确定非完整系统,考察了其自适应跟踪控制问题.通过灵活地结合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继电切换控制技术和自适应理论提出一个有效的跟踪控制方案。所设计的自适应继电开关控制器能确保输出跟踪误差渐近收敛到零.实际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⑶针对一类受完整约束和仿射约束的不确定移动机械手系统,研究了其动态/力的跟踪控制问题.讨论了该实际机械系统的数学建模,算法设计及理论分析.对系统所受到的仿射约束和完整约束分别作了恰当的处理,根据渐近跟踪思想和自适应理论,提出了自适应跟踪算法。所设计的跟踪控制器确保了系统的内部状态渐近跟踪到期望的轨迹并且确保力的跟踪误差保持在任意小的范围内。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⑷针对一类受仿射约束且带有欠驱动关节的不确定移动机械手系统,考虑了该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设计和稳定性分析.通过状态变换和动态解耦把原始动态系统拆分成一个可实现渐近跟踪的子系统和一个稳定的子系统.所设计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器使得系统的第一个子系统能够实现对给定有界信号的渐近跟踪控制,而剩余状态则是稳定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跟踪控制器的有效性。  ⑸针对一类受仿射约束的非完整动态系统—旋转平台上运动的竖直移动轮系统,研究了其动态/力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对竖直移动轮在旋转平台进行了动态建模,然后通过状态变换把动态模型化成了级联结构的形式,应用反步递推设计法对级联结构的动态模型设计了跟踪控制方案.所设计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器确保输出跟踪误差渐近收敛到零并且确保约束力的跟踪误差是有界的且可以调节到随意小的界内。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跟踪控制方案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语音压缩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可视电话、IP网络电话、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综合业务数字网、公共交换电话网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直流调速系统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数字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和较强的抗干扰性,所以成为直流电机的主要控制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直流电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要求企业成为智能型的经济组织,这一要求可以通过企业管控一体化系统很好地实现。管控一体化就是采用系统集成、信息集成的方法组织生产,把市
绝缘瓷环由于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目前,国内的瓷环生产厂家大多仍使用人工检测的方式来保障瓷环质量,检测效率较低,生产成
微网(micro-grid)由分布式发电装置、储能装置、负荷及控制装置组成,既可并网运行,也可以孤岛运行。在并网运行时,与电网进行能量交互达到供需平衡。在孤岛运行时,通过内部各
目前我国树脂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但相当一部分的树脂配料生产厂商仍采用仪表控制、人工填料方式,因而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生产安全性不高。如何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
目前,随着对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移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路径规划等方面问题研究更为深入并且要求也不断提高。机器人行走空间的不
当前,计算智能算法作为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和进化计算三种算法的融合,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为了进一步扩展计算智能算法的性能,在深入
本文对基于XPath的网页信息抽取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了两种基于XPath技术的网页信息抽取方法。基于XPath的网页正文信息抽取方法,通过页面的比较,从而确定网页的生成结构,完成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数据存储的需求由原来的以主机为中心、以存储设备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网络为中心,目前的存储系统在性能、可用性、传输距离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