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层二硫化钼的光致发光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k11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力学、光学与电磁学特性,在微电子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石墨烯、二硫化钼(MoS2)、黑磷等,都是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禁带问题限制了它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应用。不同于石墨烯“零带隙”的电子结构,单层MoS2具有“直接带隙”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单层MoS2具有优秀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广受人们关注。由于MoS2的光致发光、荧光寿命以及激发动力学过程等光学特性与样品的层厚、基片环境以及制备方法等密切相关,本文将利用光致发光、荧光寿命以及时间分辨测量等手段对原子层MoS2材料的光学特性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搭建用于激发动力学过程研究的单/双色泵浦-探测(pump-probe)系统和超连续谱pump-probe测量系统;二是,利用光致发光光谱和荧光寿命测量系统以及所搭建的超连续光pump-probe系统分别对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硅/二氧化硅(Si/SiO2)基底上生长的单层MoS2材料的光致发光、荧光寿命以及在蓝宝石(Al2O3)基底上生长的单层MoS2材料的光致发光、时间分辨瞬态吸收特性等超快光学性质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部分结果如下:1.成功搭建了单/双色pump-probe测量系统。其中包括控制部分、光路部分和数据采集部分。整套系统通过Labview程序实现自动化运行,采用锁相放大器的方法进行信号采集以提高信噪比。该系统已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传输过程中得以应用。2.搭建了超连续谱pump-probe测量系统。其中包括控制部分、光路部分和超连续光产生装置。整个系统通过Labview程序实现自动化运行,采用光谱仪对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进行采集。3.利用光致发光光谱和荧光寿命测量系统研究了在硅/二氧化硅基底上生长的单层MoS2材料的光致发光和荧光寿命特性。在单层MoS2样品中观测到分别对应于A激子和B激子复合跃迁的两个光致发光峰。其发光随温度变化规律符合一般半导体的演变规律。变温荧光寿命结果显示其荧光寿命随温度不发生明显改变,其荧光寿命大小在20ps左右。该结果表明,用CVD法制得基于硅/二氧化硅基底的单层MoS2材料成膜面积大、质量高,具有稳定的光学性质。这些特点非常有利于单层MoS2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应用。4.利用光致发光光、荧光寿命以及搭建的超连续pump-probe测量系统对在蓝宝石(Al2O3)基底上生长的单层MoS2样品的光致发光和飞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特性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光致发光结果显示在Al2O3基片只观测到一个明显的发光峰,而样品的光致发光则有两个明显的发光峰。时间分辨测量结果表明,单层MoS2样品和Al2O3之间具有强的耦合作用,光照激发下样品和基片间会发生能量转移。
其他文献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超坡莫合金NiFeSiMoMn(20nm~3000nm)单层膜、NiFeSiMoMn(20nm~200nm)/Cu(50nm)双层膜和NiFeSiMoMn/Cu/NiFeSiMoMn三明治膜。通过降低溅射速率和在基底上沉积30nm的Ta buffer(缓冲层),解决了难以溅射生长厚膜的问题,成功制备了厚度3μm的单层膜和每层厚度2.6μm的三明治膜。 单层膜随着厚度的增
量子信息论的出现,源于量子理论与信息科学的相互结合.1996年,Shor发现大数因子化的量子算法,使得利用量子计算机破译经典密码成为可能.量子密码学从而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该论文的主要工和集中于对硅片的腐蚀抛光特性研究,多孔硅制备的前端工作——制备工艺研究以及基于多孔硅基础上的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形貌特性的初步研究.该论文的主
光纤环形谐振器由于其波长对外界条件的敏感性,在光学传感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对三种结构的光纤环形谐振器用于微位移传感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对于单环结构谐振器,根
原子和离子光电离在天体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等许多物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使用多体微扰理论对锰原子及其离子光电离过程中光电离截面和共振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
能源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资源的紧缺与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各国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太阳
近年来,磁性纳米颗粒特别是Fe3O4纳米粒因合成成本低、无污染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光催化、信息存储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关 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应用已成为研究热
该论文致力于研究新的衍射层析成像算法,试图在提高层析图分辨率的同时,不会增加太多的计算量,而且不会出现混沌现象.这里讨论了两种非线性层析成像算法:逆散射微扰论和有限
如何有效的解决脉冲光信息的同步探测和捕获,也就成为该文研究的主要课题.在检测方法上,由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已有的光学检测方法 与数字检测技术相结合,是非常
该论文研究了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的二氧化钛薄膜和金属—半导体复合纳米颗粒的钛酸钡薄膜的超快光物理性质.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建立足够的背景知识,我们首先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