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仪式化传播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出了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媒介文化现象。随着多档优秀的文化类节目接连“爆火出圈”,电视节目正以更多独特、崭新的方式去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传播优秀典籍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笔者从仪式传播理论角度对《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进行分析,期望有助于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化对于此类节目的认识,并有助于对此类节目的改进提升。论文以《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以仪式传播相关理论作为支撑,采用文本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对《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的仪式化传播进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创新点与难点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梳理了仪式传播的思想来源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论述。着重研究了作为本文理论基础的詹姆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思想缘起及其内涵,并对相关文献梳理,其次分析节目的基本情况以及社会影响;第三部分对《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形式特征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节目仪式传播的文本形态特征进行解读;最后一个部分总结节目的仪式传播意义与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尤其是2021年的国产电视剧可谓波澜壮阔、蓬勃发展,承担起“中国梦”、社会“镜子”、时代“窗户”,乃至国家形象、时政主题工程、主流文化建设等重大文化功能。其中,主题性新主流电视剧“集团军”式亮相,雄霸主导和主流性地位。都市剧、职场剧也有新收获即现实主义创作方向的新发展,“打黑扫黑”题材的电视剧也表现出新的现实表现与类型拓展态势。近年电视剧的成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和新问题,需要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3D及VR技术的快速发展,App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为3D团建旅游App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文章对市场上比较知名的旅游App的内容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探索,希望能在3D团建旅游App开发上做出一些创新,以提高3D团建旅游App的可操作性,扩大其受众面。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技术更新日新月异。VR、AR、5G和动捕技术的发展为创新直播模式和创造新的直播生态提供可能。互联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虚拟社会”,人们在匿名马甲下放肆生长,与此同时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探讨。本文的研究对象虚拟主播是在2016年底出现的直播新形式,它是互联网技术与人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使用虚拟形象在视频网站上进行
当前,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甚嚣尘上,迫切需要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与文化自信。笔者以高校文化教育工作为对象,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下,提出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力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之效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是对“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再度重申与进一步深化,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讲深、讲透、讲活”实质上阐明了思政课讲道理的三个层次。“讲深”道理就是要找准真问题、直击大问题,透过现象讲本质,不能把道理讲浅了,实际上解决的是怎么讲准道理的问题;“讲透”道理是要揭示事情的来龙去脉,将道理的层层逻辑分析清楚,把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是坚实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与不竭源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底气、骨气与文化创新力,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增添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青春力量。高校要通过拓展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打造高校教师骨干队伍以及构建高校保障机制的三个方面来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正>“阳光玫瑰”,一度被誉为“葡萄中的爱马仕”,这一从日本引进的高端品种,曾经1穗卖到300元。然而,引进后的短短几年,“阳光玫瑰”葡萄价格一再下跌。果皮薄、果肉脆、香味浓、耐储存,“阳光玫瑰”被业内形容为“千年等一回”。但就是这一优质葡萄品种,当前正行走在十字路口——是走精品路线还是追求产量最大化?“阳光玫瑰”葡萄的路在何方?
期刊
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主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生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全球化浪潮下青年热点问题层出不穷。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中关于青年成长、教育、价值三重维度的理论论述,与当代青年现存发展状况极为相近。为此,结合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理论带来的启示,分析当代青年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推进当代青年发展借鉴思路。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多种思潮和文化相互激荡,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遭到了一定冲击,在此现实背景下,“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都需要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理论研究。传统节日仪式感作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载体,在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节日仪式感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作用发挥当前还存在着认识不足、内容传统、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