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斯·穆达小说民俗书写研究

来源 :胡忠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克斯·穆达(Zakes Mda)是南非著名的黑人戏剧家和小说家,被誉为“南非的新声音”。在承袭南非英语文学批判现实的这一创作方向的同时,穆达不自觉地顺应了新时期南非文坛“重新发现平凡”的创作指向。他摈弃了主流作家的精英叙事传统,转向边缘性的民间世界,以民俗文化为表现方式,开拓出另一种话语空间来寄托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良知。所以,他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透露着民俗文化的影响。在小说中,穆达不仅以民俗写真的形式展示了多样态的民俗文化,而且将民俗事象意象化,使之成为表达思想的载体。在深刻挖掘民俗内涵的同时,他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人的命运紧密结合,通过“民”和“俗”的互动探索传统民俗在现代世界中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穆达的十二部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其在小说中的民俗书写。论文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南非的历史文化框架和地域空间审视穆达民俗书写的文化历史语境,揭示其民俗书写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第二部分选取穆达小说中表现最为集中的口头传统、仪式展演和日常“食物”,来分析穆达如何通过民俗事象的展示来揭示民俗文化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机制,以凸显其在维护民间生命主体性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结合新南非文化复兴大潮的背景,梳理穆达民俗书写的功能向度。第四部分总结穆达民俗书写的特点。在引言部分,概述选题由来与意义,综合国内外对穆达小说的研究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厘清“民俗”、“民俗写真”、“民俗事象意象化”和“文学民俗学意识”等概念,梳理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创新之处。论文主体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从南非的政治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南非的地域特征,讨论穆达民俗书写的语境生成。南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双重殖民统治历史,形成了以黑人为主的底层乡土社会基质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浓厚民俗文化氛围潜影默化地影响着穆达性格的形成,并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而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黑人作家们就开始有意识地通过黑人民俗来表现黑人的现实困境,对抗殖民统治。在南非走向民主的过程中,“非洲复兴”思潮的涌动大大激发了南非作家,尤其是黑人作家的文学民俗学意识。与此同时,人们对新文学的期待,也使得“重新发现平凡”成为新时期南非文学的创作宗旨。所以,穆达的民俗书写是民俗化生活场域浸染的结果,是历史激荡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是新时期南非英语文学突围的策略之一。第二章研究穆达小说中的口头传统书写。作为非洲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口头传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故事的讲述为人们营造了一个人类无所不能、万物和谐共处的理想世界。这使得口头传统成为边缘群体表达诉求、改变权力关系的潜在手段。作为一种公共参与的集体活动,口头传统给予所有参与者平等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口头传统因而成为人们建立群体意识、表达群体思想、重构群体记忆的一种方式。而作为彰显民族文化丰富性,树立民族形象的文化符号,口头传统成为被殖民的非洲民众颠覆西方“单一故事”形象建构,消解殖民语言权威,挑战殖民话语的方式。口头传统的诸多特征,使其成为了非洲民间反击霸权统治的途径之一。第三章研究穆达小说小说中的社会仪式书写。仪式指明并构成状态间的过渡,仪式的阈限阶段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反结构的特征。人与动物之间跨物种仪式的阈限性使弥合物种界线成为可能。在仪式语境中,人对动物的人性化和伦理化,挑战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也为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共处提供参考。对于同作为他者的边缘人,尤其是女性来说,仪式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赋权和自我治愈的场域。而作为族裔历史与文化的符号,仪式也成为弱势族裔承载民族记忆,激发民族意识,树立民族形象的途径。仪式展演成为穆达小说中的他者建构自身主体性的方式之一。第四章研究穆达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民俗——“食物”在不同语境中的深刻内涵。“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食物是精神世界的映射物,是民众维系族裔身份,重塑自我身份,联结群体身份的媒介。在父权社会,食物的分配与占有映射出男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这使得食物的含义从其本意延伸到作为弱势物种与群体的动物、女性以及孩童。而在殖民语境中,食物的含义被进一步延伸到人。在将非洲黑人塑造为野蛮的“食人族”,美化殖民行径的同时,殖民者将非洲人,尤其是黑人女性作为猎食的对象,成为了真正的“食人族”。而被“吞噬”的对象也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反噬”殖民者,以期瓦解其殖民统治。食物成为民间个体建构身份、抗争权力的物质载体。第五章探讨穆达民俗书写的功能向度。在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同时,全球文化也陷入了同质化。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传统民俗文化成为了现代性的对立面,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传统与现代,过去与当下,落后与进步,甚至是蒙昧与文明。传统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现代的“民”与传统的“俗”之间出现裂缝,二者关系被错置。但是,穆达并没有被动接受“民”“俗”错置的现实,而是积极剖析“民”“俗”错置的根源,重审传统民俗的当代价值,重建民的主体性,重构“民”与“俗”的关系,努力恢复民俗对民众生活的架构功能。结语部分概括穆达民俗书写的特点。穆达走向民间的创作态度,民间文化书写中所蕴含的多元文化理念、文化主体间性立场,都是民俗志书写的方法。其对底层民众生命样态的关怀、民族文化的认同等,也都是民俗志的研究内容。所以,穆达的民俗书写不自觉地与民俗志形成了互文关系。他把非洲大陆放在全球文化结构中,在现代性境遇中思考原住民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尴尬处境,因而表现出对现代性的反思。在“深描”非洲“地方性知识”的同时,穆达积极寻求民俗文化符号意义的共通性,他的民俗书写因而表现出了对人类的普世性关怀。他的民俗书写延续了先辈作家的民俗书写传统,又有着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其他文献
随着恶意攻击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不安全语言C/C++语言暴露出来的内存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仅依靠语言之外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安全语言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为了从语言层面上解决程序的内存安全问题,2014年,Mozilla开发并发布了RUST语言,其可以用于开发传统命令行程序、Web应用、网络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等,RUST语言开发出的程序同时具备高性能和可靠性。尽管RUST语言依靠所有权机制和
学位
利用北斗导航卫星信号进行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是一种新的遥感成像手段。与传统遥感卫星相比,北斗导航卫星覆盖范围更广,而且能够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监测,可以给极地等气候条件较差地区的地面监测提供便利。由于导航卫星不是专门为雷达成像进行设计的,因此该成像结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成像分辨率,而点扩散函数在成像拓扑结构设计和分析成像分辨率上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点扩散函数及其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展这项成像技术的应
学位
报纸
农业社会化服务被赋予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使命,其经营成色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购买决策及其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设施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的提效、增收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充足、农地普遍细碎化情况下,经营规模的差异并未显著影响农户获得服务的概率,小农户不会因为经营规模偏小
期刊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双碳”工作为总牵引,
期刊
学位
银发浪潮汹涌而至,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常态。作为21世纪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积极老龄化于2002年在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被接受并写进《政治宣言》。老年人全方位的社会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社会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共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符合活动理论的主张,现有研究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仍旧存在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在健康中国
学位
本文以中美早期电影互视下的“主体性建构”与“女体现代性”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中美之间影像互流的不平衡,从1897年中美电影关系建立到20世纪20、30年代辱华片导致中美电影关系陷入低谷,再到1937年《大地》等中国题材影片全面改观美国人中国印象,推动中美电影进入短暂的蜜月期,中国民族电影主体建构的轨迹从未中断,历经摹仿雏形、主体话语初现、主体建构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银幕叠像见证了中国电影主体性的
学位
【研究背景】皮肤屏障能抵御外界理化刺激、防止变应源及病原体等入侵,具有保护皮肤免受外界有害因素的作用,同时具有减少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承载触觉感受器及免疫监视等功能。其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结构成分,对维护皮肤屏障正常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皮肤屏障通过多种方式减少TEWL,完成保湿功能。
学位
初中生物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探查生物世界的奥秘,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更符合“双减”理念和学生成长需求的生物课堂,是每位初中生物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体验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来深化生物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为发挥生物学科育人价值,亦为探索全新的生物教学路径,文章针对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