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夫民族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兰夫(1906-1988,蒙古族)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蒙古族地区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长期的民族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特别是乌兰夫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他充分认识到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强调民族工作要始终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此,系统梳理、研究乌兰夫的民族思想对于我们当下民族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新时期、新情况下,对于我们探索处理民族问题的道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增进少数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感、维护祖国统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主要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本论文选题意义,梳理了学术界对乌兰夫思想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乌兰夫民族思想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乌兰夫的民族思想有两方面的来源: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是蒙古民族朴素的民族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方针政策是乌兰夫民族思想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乌兰夫民族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乌兰夫民族思想的演进。乌兰夫民族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体包括三个大的阶段:懵懂的青少年时期是乌兰夫对于民族问题的初步思考时期,主要是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革命斗争时期是乌兰夫在接受了革命理论的熏陶、经过了革命斗争的洗礼后,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建国后的探索时期是乌兰夫的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时期,他结合民族工作的实际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增进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第四章总结和提炼乌兰夫民族政治思想。乌兰夫的民族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立法工作等方面。其中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基础上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是乌兰夫民族政治思想的核心。
  第五章乌兰夫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乌兰夫是我国民族教育的先行者,他根据自治区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大力发展民族基础教育,重视高等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他基本奠定了内蒙古民族教育的基础,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六章乌兰夫民族思想的现代价值。本部分内容在总结出实现国家认同是乌兰夫民族思想核心的基础上,分析了乌兰夫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乌兰夫的民族思想对当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结语为最后一部分,在总结概括全文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当代中国正处于全球化及社会转型期,利益和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在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的新情况下,研究乌兰夫的民族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一直面临着“执行难”问题的巨大挑战。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7修订)》(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等系列司法解释及规范文件,构建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基本模式。但在当前的失信惩戒实践中,失信惩戒机制呈现出对失信惩戒措施法律性质理解偏颇,执行措施超过应有限度,涉嫌侵犯被执
健全法官的职业保障制度是本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9年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法官法》的修订。新修订的《法官法》吸收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在总则中增加法官履职保障的内容,并单独设立“法官的职业保障”一章,加大法官保障力度,但是,中国的法官保障仍然任重道远,法条中法官保障的规定有待落实,有关法官的特殊保障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制定规范性文件。  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法官
学位
在早些年学界对于是否应该对法官进行绩效考核还存在着争议,但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对法官进行绩效考核被实践证明是十分必要的,法官绩效考核制度在确保司法权力合理地运用,保证法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法官团队的职业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大部分省市的法院都已经基本完成了法官的员额制改革。经过改革,各地法院不断完善法官审判办案的机制,而且制定了法官绩效考核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法院的实际管理状态,让法
学位
中华民族有着重视家庭的传统,家庭的稳定不仅能成就个人幸福,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但近年来,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家事诉讼案件数量逐年攀升,家事诉讼的类型日趋多样,难度不断加大。2016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由此我国家事审判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三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就家
弱势劳动者由于自身技能力较低、年龄较大、竞争能力弱等原因,始终处于劳动者的底层,同时成为劳动争议多发人群。然而,现行法律并未给予其应有的关注,使其日渐成为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调解能够高效、及时化解劳动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建立与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相匹配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势在必行。  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弱势劳动者的范围与特点,随后依据实地调查资料,总结出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存在如下
会议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提出的战略任务。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长期以来,关于企
学位
中国特色大众文化是一个开放并不断发展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精神。尽管目前学界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已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但在如何推动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方面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内涵、特殊品性的分析以及与其他文化形态关系的梳理,澄清了人们对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一些模糊认识和偏见,进而提出一些建设中
全球化的发展使风险具有全球性的态势,其影响的广泛性、深度性、危害性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包括我国在内。风险社会对观念和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愈演愈烈,而现行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无法应对这样的高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道德和法律的问题,需要对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进行完善,来更好的应对风险社会问题。  第一章,这一部分分析了风险社会,意在了解风险社会的真正含义。先引用贝克对风险社会的
学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共同愿望。系统哲学及其系统思维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出发,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本文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运用系统哲学及其思维,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思考与探讨: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