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停用基础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将这一组患者标为A组,该组患者使用的常规抗真菌治疗方案,即在抗真菌药物治疗基础上,逐步减量免疫抑制剂至维持量,不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收集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肾移植术后患者诊为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共30例的临床资料,将这组标为B组,这些患者使用与A组相同种类抗真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早期治疗即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药物,并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症状、病原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抗真菌治疗后的疾病转归情况,对采集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A组病程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在性别、年龄、发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发病时间为术后20—166天,平均45天,其中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的17例,术后3到6个月者有5例。B组30例患者发病时间术后24—162天,平均47天,其中发生于肾移植术后3个月的22例,肾移植术后3到6个月8例。两组患者术后发病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两组数据对比,B组低热患者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热、呼吸困难、有无咳嗽、体征、指脉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出现弥漫磨玻璃样改变的有14例,出现斑片状影的10例,结节影5例,空洞影2例。B组出现弥漫磨玻璃样改变的有17例,斑片状影的14例,结节影7例,空洞影3例。组间A组弥漫性磨玻璃样影多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病情转归方面,A组2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15例,无效7例,有效率68.2%。B组3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28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治疗有效率与患者病程时间、肺部弥漫性病变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低热均呈正相关(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与患者肺部弥漫性病变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低热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疗效更佳;2、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有效率与患者肺部弥漫性病变呈负相关,与患者低热均呈正相关(P<0.05);3、提示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