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拔钢丝渗碳体溶解现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进步,钢丝的冷拔速度越来越快,变形量越来越大。冷拉拔珠光体钢丝中出现了难以用传统理论解释的渗碳体溶解现象。作为珠光体钢中的第二相,渗碳体对钢丝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急需发展与深入有关渗碳体溶解机理的研究,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性意见。鉴于此,本文立足高碳钢丝的拉拔变形过程,以渗碳体溶解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结果如下:   系统研究了钢丝拉拔过程中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热轧盘条的珠光体团取向为随机排列;经过冷拉拔变形后,片层基本沿拉丝轴向排列,在纵截面上形成典型的纤维状组织,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加,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不断减小。盘条中的渗碳体片层为平直连续的单晶体,经过应变量ε=1.86的拉拔变形后,渗碳体碎化成纳米级的晶粒,并在界面处形成非晶组织,当应变量更大时,渗碳体片层进一步碎化,纳米级渗碳体颗粒的数量急剧增加。随着钢丝拉拔变形应变量的增加,钢丝的强度不断提高。在应变量较小时(ε≤1.5),钢丝的强度与片层间距之间符合σ∝ KS-1/2;当应变量进一步增加时(1.5≤ε≤3.0),钢丝的加工硬化率明显提高。大应变下的非晶组织和弥散分布的纳米级渗碳体颗粒,对钢丝强度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   研究了盘条片层间距对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盘条片层间距对后续拉拔过程中钢丝的组织演变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钢丝拉拔过程中强度的变化影响显著。片层间距越小的盘条,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经过相同应变量的拉拔后,钢丝的强度越高。   在此基础上,采用VSM测量方法研究了应变量及盘条片层间距对渗碳体溶解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渗碳体含量不断减小。当应变量ε=1.86时,渗碳体含量约为8vol.%,与热轧盘条14vol.%的渗碳体含量相比,溶解了大约40%;但应变量进一步增加时,渗碳体的含量不再减小,即当拉拔变形量增大至一定程度(ε>2)时,渗碳体的溶解与析出达到动态平衡。盘条片层间距对渗碳体溶解影响显著:片层间距较小的盘条拉拔后,渗碳体开始发生分解时所对应的应变量较小;渗碳体溶解达到平衡时,对应的渗碳体含量也较小。   在组织观察结果的基础上,对珠光体钢丝冷拔过程中渗碳体溶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碳与位错结合能机制和界面能机制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渗碳体溶解。拉拔变形时,在温升、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共同作用下,碳原子的扩散能力显著增强,可满足室温下渗碳体溶解动力学的要求。本文通过粒状珠光体钢丝分别进行热处理和拉拔后渗碳体长大动力学的比较,证实了拉拔过程中,大形变高碳钢丝中的碳原子具有显著的扩散能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家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水平显著提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一个非常重
针对复杂综合评价问题中的混合数据,在描述混合数据处理过程的基础上,讨论了混合数据的转换方法、数据意义的统一,并结合群组评价技术进行了应用.首先,采用数据转换的思路,将
本文主要研究用于3D打印的抗静电聚苯乙烯超微粉体的制备。碳纳米管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但是它在水中或者是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使其不能在树脂基体中很好的分散,从而限制了它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本论文通过叠氮化的方式对碳纳米管进行共价功能化改性,制备了聚苯乙烯包覆的碳纳米管。然后利用原位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抗静电的聚苯乙烯超微粉体,得到电性能和热性能有明显提高的聚苯乙烯超微粉体。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体育技能的教学几乎贯穿每一堂课中,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身体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要让他们掌握程序性运动的知识,并且熟悉体育动作技能的基本过程,积极进行
《梦见苹果和鸟的拉姆》是我2011年底至2012年初在云南藏区一所慈善学校完成的个人项目,这是一次偶然旅行的结果。这些作品,仿佛黑夜中的海面,都是晦暗不明的。从童年时期开
中国养老事业以2013年为元年,至今呈现爆炸式发展,养老成了最热的话题,各行各业纷纷涌入,政府给政策,大型企业给资金,兴建、改建养老院,参考国外模式引进新概念,建设大型养老
画家董浩董浩,曾用名董大都,生于1956年4月。现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希望工程爱心大使、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屈服强度700MPa以上级别钢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本文以WELDOX700和WELDOX900为基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设计了试验钢的化学成分,利用试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常绿阔叶林作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复杂、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对环境保护、维持全球碳循环和人类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