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者的目光:赫斯和青年马克思的人道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立足于“受苦者的目光”这一同时贯穿于莫泽斯·赫斯和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相对核心的思想,来考查他们之间的思想关系。本文将“受苦者的目光”之于赫斯和青年马克思分三个发展阶段来探讨。第一个阶段:赫斯和马克思克服受苦者的目光的萌芽阶段,即从人的被奴役到人的理性自觉即自我意识。这个阶段他们的思想主要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将自我意识确定为人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试图克服人的被奴役。第二个阶段:赫斯和马克思克服受苦者的目光的发展阶段,即从人的被奴役即人的异化的受动到人的自然的受动即人的感性对象性存在。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想被费尔巴哈哲学从“自我意识”彻底拉回到受动的感性的存在上,即从“精神王国”回到世俗社会,从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回到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和行动自由的统一。第三个阶段:克服受苦者的目光之终结,即受苦者的目光的消失。赫斯克服受苦者的目光的终结就是用其自始至终信奉的斯宾诺莎的人的“爱”和“理性自觉”来克服人的个体存在和类存在的矛盾。这样,“受苦者的目光”对于赫斯来说消失了,即在赫斯思想中受苦者的目光已被克服。马克思的思想在这个阶段是从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展开的,并以确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消解人的个体和类存在之间的矛盾。从此马克思不再注视“受苦者”,因为他置身于“受苦者”当中,并以此为前提。也就是从这里才真正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一切从实践出发并最终回到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以社会存在为前提为事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因此,马克思就再次回到市民社会中,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找出路。本文在把赫斯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置于人道视域下对比研究后认为:赫斯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从未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即赫斯未曾影响到马克思的思想轨迹。
其他文献
地球科学是否存在逻辑起点,这一逻辑起点的内容是构建地球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也是地球科学逻辑框架的基础性问题。地球科学存在逻辑起点,并且这一逻辑起点是构建地球科学逻辑理论体系的基础,逻辑体系的构建有四种方法:公理化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抽象法和还原法。地球科学不能类比其他学科来寻找逻辑起点。在地球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难以实现一亿年前的再现,无法通过可重复性来进行研究。而每门学科都有理论体
学位
建筑技术异化是建筑哲学的组成部分,建筑哲学是自然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它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念的方法,运用自然辩证法推动建筑科学的发展和提高。  目前在国内国外研究中,哲学家建立了技术哲学体系,这一体系中包含技术异化,建筑技术异化的研究正是在这技术异化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探讨。自从技术产生以来,人们便对技术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在当代社会中人类的建筑技术行为带有强烈掠夺和
学位
近年来,核事故频发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为指导,对核技术的社会风险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产生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本文中作者将核技术的社会风险与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在学术界尚不多见,选题颇具新意。对于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
学位
经验起点是研究科学发展逻辑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研究地球科学经验起点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地球科学与社会实践的逻辑关系,推动地球科学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本文从地球科学的特殊性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向度,探讨了地球科学的经验起点,并且进一步分析了经验起点同逻辑起点的关系,从而为探究地球科学的发展逻辑奠定基础。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地球科学经验起点的研究,追溯地球科学发展同社会实
学位
生态科技思想是顺应时代要求产生的关于科学技术良性运用的思想和观点,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生态伦理观,是用于指导全社会处理科技与人类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意识形态。目前,学术界对党的领导人的科技思想研究较多,但从生态角度研究其科技思想还很少见。本文通过疏理改革开放以来几代领导人关于生态科技的论述,从生态科技理论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科技思想的思想来源,主要内容以及重要价值进行相关探索。本文研究不仅可以
学位
货币及其购买力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它与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密切相连,历史上关于它的论述也是非常之多。直到近代,罩在它身上的神秘外套才被揭开。马克思是近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巨著《资本论》中详细论述了货币的起源,第一个比较准确地揭示出货币的本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一直以来对于现代货币理论尤其是我国的货币理论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本文主
学位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具体科学,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才得以确立的。虽然这门学科具有深远的历史,但是在其实践指导的作用来看,城市规划依然处在一个年轻的状态当中。城市规划理论也正是在这样的不成熟状态下体现着其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和复杂多变的成长性上。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规划的范围和指导途径。第二,城市规划的体系结构及内部构成。第三,城市规划与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体现体系内外的关联性。
当前,建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内容,已经成为各种复杂关系的矛盾体。“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词汇,有让渡、疏远、脱离、差异、精神错乱等意。马克思前期认为异化是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分离,即人失去了自己的类本质。这里所说的人的“类本质”,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化的人的类本质,即自由、自觉的劳动。在这里,我们使用马克思1845年以后对异化的提法,即:人的劳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成为
学位
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了一门科学实践哲学,其创世人是美国的新生代哲学家约瑟夫·劳斯。劳斯融合了英美科学哲学论和欧洲大陆科学论,同时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把科学仅仅看作为知识体系的理论优位观。在劳斯看来,科学不仅为微观世界创造出更新、更好的表象,同时以一种深刻的方式改造着世界。而科学实践哲学,便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为重构科学实践和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劳斯的实践科学观是以科学实践为发轫点,以实验室实践、文化
科学技术史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领域。论从史出,史为论据。本文以追溯学界对沈括《梦溪笔谈》研究的史料为依据和线索,通过辨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起源和发展思想轨迹中与西方科学模式相区别的特异性,对闻名遐迩的“李约瑟难题”立论的真伪作再考问。  沈括是我国北宋中期文武兼备的著名大臣,更是一位科学家。他留下的《梦溪笔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技百科全书,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论述了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