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青年婚姻情感的变迁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88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年代,是人们思想观念日益更新的年代。在这飞速变化发展的年代里,人们的婚姻情感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年是时代变化发展最敏锐的标杆,城市是文化交融的地方,是思想观念碰撞最激烈的地方。了解城市青年婚姻情感的变迁,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且可以梳理和廓清婚姻情感变迁的轨迹。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特殊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它有不同的阐释。文章把情感界定为:情感是人们在感知社会现实生活的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体现的程度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婚姻是指男女之间以共同生活为目的,以相互之间的权力和义务为内容而结成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结合。对婚姻情感的理解,需要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来阐释。就个体而言,指夫妻在感知婚姻的形成过程中,各自在对方的行为、思想中获得精神满足和价值体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强调夫妻双方对婚姻的个体内心感受。就社会而言,指整个社会大众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感知婚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行文主要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婚姻情感的研究,因而文中的婚姻情感是社会层面上的婚姻情感。改革开放给神州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千家万户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每一次改革政策的推行,都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震动,青年的情感生活也随之波动。为了清晰地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姻情感的历程,理清他们在改革不同时期的情感表现,特意对二十六年的婚姻情感生活作了阶段性的划分。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青年在改革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而划分的。第一个阶段是情感复苏的年代,对应的时间是1978 年到1985 年,正值改革的初期。青年婚姻情感变化的主要表现:婚姻情感生活的主体意识增强,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的情感取向,朴实而含蓄的情感表达,陷在传统道德的桎梏与现代爱情追求的迷途困境中的婚姻情感选择,把个人的情感体验附载于国家建设和爱国情感之中的情感体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思想解放为青年冲破传统观念的樊篱,追求情感生活提供先决条件;《婚姻法》的修改为青年追求“以感情因素为纽带”的婚姻生活创造了条件;文革的“大一统”价值观崩塌后出现的“价值真空地带”,使青年人在人生价值取向和婚姻的价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之境;外来文化的渗入,打开了禁锢已久的国人情感之门。第二个阶段是扑朔迷离的情感年代,对应的时间是1986 年到1993 年,改革正处于波折和破冰的时期。青年婚姻情感变化的主要表现:青年男女的情感体验经历了从“冬天里的一把火”到“跟着感觉走”的变化,青年的情感需求的满足经历了从“物化的情感”到“怀旧的情感复归”的变化,婚姻情感的稳固程度从安稳到离散的变化,妻子的情感经历了从“鼓励丈夫出国、下海”到“守家的失落”的变化,丈夫的情感经历了从“商场的搏击”到“情场的交际”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情感复苏后完美爱情的憧憬与现世社会群体物化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教学的众多课程中,数学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它决定着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的容易或困难,因为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数学这门课程会一直伴随是学生左右。数学学得好与坏,就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尤其重要,教师应善于解读和提炼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思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达到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习英语的最基本目的就是用于沟通与交际,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为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现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市场竞争及社会压力下,越来越迷失自我,意志消沉,人格堕落。如果能正视自我,找寻正确自我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增强原则,就能不断适
调查显示,有的数学教师认为数学史就是讲讲数学家的故事;有的老师认为课堂上讲数学史会影响正常教学,不利于考试成绩的提升。特别是在高中概念教学之中引入数学史料的研究更少,数
一提到作文,差不多所有的中小学生都感到头痛,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自己就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些空话套话,或者背写一些作文书上的内容,甚至编造一些材料应付.
2012年11月8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认真观看了十八大开幕式及胡总书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
本文研究八股文与明清古文,诗歌的关系。 时文与古文的关系,明清数百年之中,文人对此问题的讨论一直未间断。大抵不外三种情况: 其一,“以古文为时文”,南宋以来已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