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系)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及农艺性状的评价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矮秆基因在降低小麦品种株高、增强抗倒伏性和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阐明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能够促进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为高产小麦品种培育提供参考。而“早播早熟型”小麦是依据四川盆地“高温高湿寡日照”气候特点和“稻麦两熟制”种植制度培育的播种期和成熟期都早于四川传统小麦的新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为系统研究四川“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系)矮秆基因的组成及其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联系,本研究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对100份四川盆地“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系)中的矮秆基因位点(Rht-B1b、Rht-D1b、Rht4、Rht5、Rht8、Rht9、Rht13)进行检测,并结合胚芽鞘、苗期根长、株高、千粒重、穗粒数、每亩穗数、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千粒重和每亩穗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而穗粒数与每亩穗数具有显著负相关,产量与株高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穗粒数、千粒重、每亩穗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胚芽鞘长度和苗期根长与其他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可以通过降低株高,提高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2)本试验检测的100份小麦品种(系)7个不同位点矮秆基因分布表明,7个矮秆基因在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系)中均具有较广泛的分布,其中,Rht-B1b、Rht13、Rht5、Rht8、Rht9均超过了50%,Rht-D1b也为40%以上,不含这7种矮秆基因的小麦材料仅1份。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小麦都携带了矮秆基因,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系可利用矮源十分丰富,可作为其他矮秆基因的亲本材料利用,丰富了小麦矮秆基因可选择性。(3)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矮秆基因对农艺性状的作用不同。对早播早熟型小麦株高影响最大的是Rht8,其次是Rht-B1b、Rht13,若以降低株高为育种目标可优先考虑这几个基因。对参试小麦穗粒数影响最大的是Rht5。有2个矮秆基因(Rht8、Rht9)对千粒重有正向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若以提高千粒重为育种目标时,可优先考虑。对每亩穗数影响最大的也是Rht-B1b、Rht8。除Rht-B1b对胚芽鞘有一个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其他基因位点对胚芽鞘长度和苗期根长均无显著性影响,这说明早播早熟型小麦的培育,有望克服一些矮秆基因带来的胚芽鞘长度的负面影响,改善矮秆基因对苗期的不利作用。(4)本研究探究了不同Rht-B1b、Rht-D1b组合的分布以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发现同时含有Rht-B1b/Rht-D1b的综合农艺性状最好。而分析具有相同Rht-B1b、Rht-D1b、Rht-B1b/Rht-D1b组合但Rht4、Rht5、Rht8、Rht9、Rht13基因型不同的小麦农艺性状间表现出了差异,也证实了矮秆基因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累加作用。因此,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若以降低株高,增加穗粒数为目标,可优先考虑Rht-B1b和Rht-D1b、Rht8聚合使用;若以降低株高,增加千粒重为目标时,可优先考虑Rht-B1b和Rht-D1b、Rht13聚合使用。(5)经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在四川盆地,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系)的适宜株高是75-85cm。前期综合选育出的2个代表品种5个代表品系,分别是川农32(85cm,Rht-B1b、Rht9),川农30(81.03cm,Rht-B1b、Rht5、Rht8、Rht9),寒露麦1号(77.3cm,Rht-B1b、Rht-D1b、Rht5、Rht8、Rht9、Rht13),寒露麦2号(78.1cm,Rht-B1b),寒露麦5号(78.63cm,Rht-B1b、Rht4、Rht8、Rht9、Rht13),寒霜麦2号(78.75cm,Rht-B1b、Rht-D1b、Rht8、Rht9、Rht13),川农38(71.07cm,Rht-B1b、Rht5、Rht8),除川农38外,株高均在此范围,但矮秆基因组合各不相同,表明早播早熟型小麦广适性较强,对适宜株高的矮秆基因组合选择性广。追踪系谱可知寒露麦1号、寒露麦2号、川农38、寒霜麦2号携带的Rht-B1b、Rht-D1b和Rht8均来自农林10号和赤小麦,寒露麦5号携带的Rht8来自中农28和阿夫。而川农30、川农32为早播早熟型小麦代表品种,推广面积均已达到50万亩以上,川农32现已成为四川省区试和长江上游麦区区试对照品种。因此,四川盆地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系中大多都含有矮秆基因,最适株高为75-85cm,其矮秆基因组合却各不相同,增加了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系矮秆基因的可选择范围,可形成较高的产量水平。通过矮秆基因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也证实了不同矮秆基因的作用具有累加效应,此外播期的提前,有望克服一些矮秆基因带来的胚芽鞘长度的不利影响,改善矮秆基因对苗期的不利作用。可以为今后育种中矮秆基因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育出适合四川省的抗倒伏、稳定高产的小麦早播早熟型新品种。
其他文献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世界35%-40%的人口提供口粮。由于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携带抗病基因且能够提高小麦产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麦抗病高产育种工作中。但是由于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异,1RS染色体上携带的抗病基因Yr9和Pm8逐渐丧失抗性,导致1RS.1BL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验室利用多代自交
学位
在初中生这一阶段,处于身心极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学生不仅需要面对青春期的各种烦恼以及身心变化,还需要面临中考升学的紧张任务。学业任务陡增的同时,个体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少初中生会出现学业倦怠现象,学业倦怠是指学生因压力过大或其他因素导致缺乏学习兴趣,甚者出现逃学情况等等不良学习态度。一旦出现学业倦怠,将会对个体的学业表现以及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学习倦怠的发生,个人的内部
学位
报纸
在空间规划体系全面重构和存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传统的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方法和管控手段面临着特色格局难以指导城区功能结构发展、系统构建缺乏存量应对和指明实施途径、实施传导缺少中微观的空间组织和指引等问题。如何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依托更新实现设计意图,桥接规划管理和实施,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已成为存量地区总体城市设计转型的重要方向。结合深圳市龙华区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从特色格局融入全域要素管
期刊
为实现对退役锂离子电池中废旧石墨负极材料的有效回收再生,以沥青作为改性剂对废旧石墨进行修复改性。采用液相浸渍法,在废旧石墨表面包覆质量分数为1%~10%的沥青,经过1200℃下1 h的高温热处理制备沥青热解碳/石墨复合材料。采用XRD、拉曼、BET、XPS、SEM、电化学测试系统等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了沥青包覆涂层对修复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沥青热解碳均匀地包覆在石墨颗粒表面。这
期刊
随着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都市的观光农业发展如火如荼,各类农业观光园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其中入口景观的规划设计的问题较为突出。农业观光园入口区作为园区重要的组成区域,也是园区景观空间序列的开始,承担形象展示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对整个农业园区意义重大。本文聚焦于当前成都市近农业观光园入口的景观出现了同质化、缺乏场所特性与文化缺失等现状,从游客的入园感知和体验以及园区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出
学位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三大作物之一,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粮饲两用作物,淀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广泛的生产利用,涉及到30多个领域,涵盖生活的各行各业。淀粉是玉米利用最为广泛的物质,淀粉约占玉米籽粒干重的70%,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淀粉生物合成过程由一系列淀粉合成关键酶共同调节完成的复杂过程,目前的研究并不完善。AGPase作为合成淀粉合成前体物质ADPG的关键酶,通常被认
学位
倒伏是始终伴随着玉米生产的世界性难题。田间倒伏的发生不仅影响了玉米机械收获的行进速度,而且倒伏的玉米不易被机械所收获造成产量损失。延迟收获是降低籽粒含水率以达到合适的粒收含水率的主要途径,但这同时会导致玉米生理成熟后的倒伏率上升。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生理成熟后玉米倒伏发生规律以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于2019年-2021年,在德阳中江县开展了品种(2019-2021)、播期(2021)以及密度(2
学位
黑麦(Secale cereal L.)是小麦重要的近缘种属之一,其6R染色体上携带条锈病抗性基因,是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本研究利用感条锈病普通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栽培黑麦AR106BONE(Ar)进行远缘杂交,对其后代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八倍体小黑麦MA,再以普通小麦J1025为父本,与八倍体小黑麦MA杂交,在其后代中鉴定出抗条锈病的小麦-黑麦6RAr单体附加系(MA6RAr
学位
生活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量的同时,也使无数碎片化的信息挤进了数据库,这些来自各个角落的信息叫人应接不暇,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从某视频APP看到其他同学的用功和努力,从某社交软件上得知某同学这次考试又在其学校名列前茅等等,来自于五湖四海,数以万计的“某同学”累加的信息,给本就身负各种压力的学生雪上加霜,从而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就像国外新兴起的研究领域—有问题的过度学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