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户宅基地利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介休市为例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q_s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人们旅行需求的提质升级,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短途旅行的首选,并在拉动农村经济、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宅基地作为农村中重要的土地资源,在解决乡村旅游用地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修建民宿、开设饭店、经营超市、设立展览馆、发展庭院种植等等均可通过盘活利用宅基地来实现,国家和政府重视并鼓励农户通过利用宅基地拓宽增收来源,实现更美好的乡村生活。农户是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既可以选择将宅基地进行开发利用,如在宅基地上进行生产经营、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和合作社、旅游公司等合作,或者将宅基地进行流转,由其他主体统一规划宅基地利用,也可以不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继续发挥宅基地传统的居住功能。而农户的意愿抉择受个人的感知价值判断影响,因此,为探析农户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同宅基地利用方式的意愿影响因素,本文从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的角度出发,先通过理论分析,再以介休市为例进行调研,整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二者对不同宅基地利用意愿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的宅基地的利用意愿受个人感知影响。由于农户之间受教育水平、认知能力、生活成本、宅基地位置和面积等存在差别,对宅基地旅游化利用的感知价值水平不一,造成农户宅基地利用意愿的差异性。通过分析对比文献、运用感知价值理论发现,农户的感知价值维度可分为经济和社会两方面,感知价值又从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影响农户意愿决策,即农户对宅基地的利用意愿受个人对经济、社会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的影响,其共同作用于农户对宅基地利用的影响路径。(2)农户的个人价值感知对宅基地利用意愿的影响各异。通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农户的经济利益感知正向影响宅基地经营意愿,负向影响宅基地居住意愿,即农户认为宅基地经营带来的经济价值越大,越愿意经营宅基地;农户的社会利益感知负向影响宅基地纯居住意愿,即农户认为宅基地经营带来的社会价值越大,越不愿选择单一的居住功能;农户的经济风险感知和社会风险感知均负向影响宅基地经营意愿和流转意愿,正向影响纯居住意愿,即农户认为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风险越大,越不愿意进行宅基地的经营和流转。为推动闲置宅基地在乡村旅游中的盘活利用,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本文分别从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两个维度提出建议:通过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利益认知、丰富宅基地开发利用模式、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益来提升农户的经济利益感知;通过维护农户社会资本、拓展就业空间、保持农村环境优美宜居来提升农户的社会利益感知;通过有效应对季节性旅游问题和突发事件问题、为农户提供经济保障、健全宅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收益分配机制来降低农户的经济风险感知;通过在宅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做好村级规划、规范参与和竞争行为、完善相关政策来降低农户的社会风险感知。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本质上根植于农村的乡土社会和乡土文化,国家要振兴,乡村必须先振兴,为巩固提升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补齐相对薄弱的基层治理短板,构建稳固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政府重要工作提上日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对脱贫攻坚战略摆脱农村绝对贫困目标的进一步深化,但总体目标主要还是围绕产业振兴形成带动效应,从而实现全面振兴目标。在产业振兴中,光伏作为新能源
学位
规范河道整治工程,可最大程度上确保流域内的生态平衡不被破坏,对于维护我国整体生态平衡也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河流生态环境特征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出发,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出我国现阶段河道治理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然后根据现有河流生态环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对策,以降低河道治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河道健康发展。
期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新高点,从2010年的0.78亿辆“井喷式”增长至2022年末4.15亿辆,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为居民出行方式提供便利,但也造成诸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能源浪费等负面影响。出台机动车限行政策成为缓解当下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的重要
学位
目的 制订出院新生儿母乳喂养随访清单,规范住院新生儿出院后母乳喂养随访内容,及时发现并解决新生儿及母亲遇到的喂养问题。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及半结构式访谈拟订随访清单初稿,2021年12月—2022年2月对来自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的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出院新生儿母乳喂养随访清单,初步应用该随访清单、再次修订后形成终稿。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
期刊
土地利用转型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新途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将土地利用转型置于特定的区域空间层面,研究多因素影响下土地利用的长期和趋势性的变化。当前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中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有助于摸清区域土地利用规律及变化,探究区域土地利用发展的长期趋势。本文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作为研究区域
学位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开启,"高考移民"现象变得异常严峻,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省区间高考录取分数的巨大差距。由于福建较低的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录取率,和较低的高考报名条件门槛,以及移民的经济成本和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使得福建沦为这场"教育资源争夺战"的重灾区。通过分析近年来"高考移民"现象向福建蔓延的原因以及给福建带来的影响,提出为了维护福建地区教育公平,控制性策略在于福建应该加强教学力度和强度以提升
期刊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社会矛盾有效预防化解关系到完成“稳得住”“能致富”“能融入”的目标。搬迁之后,搬迁群众被打乱分配,重新安置在一个或多个安置区内,且快速整合,居民与安置区出现了结构断裂分层、冲突频发、难以融入的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安置区社会矛盾不同于城市社区所存在的矛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切实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识别安置区社会矛盾类型并提出预防化解对策,不仅有助于提高安置区
学位
营商环境关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地区的人才建设、企业发展、就业环境等都有较大影响,与公民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公民收入十分重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重重挑战的国内环境下,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需要优化营商环境来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和开拓,激发市场活力。山西省作为资源型地区的代表之一,在最新的全国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中,处于垫
学位
“有地斯有粮,有粮斯有安。”国家采取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制度、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有力举措保护耕地规模,提升耕地质量,推进藏粮于地战略实施。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保障了主粮安全。但是,受城市化和经济利益等因素驱使,耕地“非粮化”倾向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成为粮食生产安全的新威胁。2020年11月国办出台《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强调防
学位
1978年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对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逐步建立起有偿出让制度。在土地市场化制度逐步建立和深化改革期间,土地有偿出让制度为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用地者为土地市场化制度贡献了不同程度的动力,在这一时期土地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靠土地交易拉动经济的发展动力逐渐不足,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愈发重要,土地市场化程度存在从浪潮下降趋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