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符号学思维探析——建筑设计中材料应用及观念演变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图像时代、形而上学的崩溃和消费文化的背景,论文摒弃风格、流派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回归建筑本质以展开研究。通过对原始世界、形而上、形而下和符号学不同领域建筑本质的推演,本文认为空间与人同属社会学范畴,放弃了空间的研究对象,确定了以建筑的实体部分——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筑本质的思辨,论文拓展了材料概念的范畴,即除虚空外的一切物质实体。在研究角度方面,本文突破了传统的从技术角度来研究材料的取向,将材料抽象成符号和符号系统,运用符号学的思维和理论工具来探析建筑设计中材料应用及观念的演变。  本文对中外文语境下材料的内涵与外延的进行了辨析,梳理了材料的物理和心理的二重属性;通过对材料的本性和表现性的进一步论述,质疑了材料应用的“真实性”原则。通过运用系统的符号学思维来解读材料,提出材料的四要素——质料、形式、意义与读者,指出质料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属于句法学范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属于语义学范畴;意义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属于语用学范畴。  本文在句法学组构、语义学表达和语用学体验三个层面,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分别对具体的建筑实例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句法学层次下塑、构和砌的共时性与材料形式元素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信息化的材料形态——句法学吸收的发展前景;通过语义学层次下再现、隐喻和象征的共时性与材料表意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材料地域性的表达——语义学抵抗的发展前景;通过对语用学层次下个体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共时性与材料解读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材料的“非物质化”——语用学融合的发展前景。  以符号学思维下多维“材料性”作为结论,指出一方面材料具有相对于空间的依存性,另一方面材料也有其独立性,建筑设计中可以从不同的要素来介入——“质”、“形”、“意”和“释”。同时还指出多元与专工的关系——今天的多元化局面正是来源于符号学思维下不同范畴内的解读,而建筑师可以专长于某个领域的研究。通过对分工与同工的思考,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材料向“材料性”的话语转换中,在建筑学的教学中应加强“质”的体验训练——包括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其他文献
旧城菜市场对于城市意义非凡,不仅是市井乡愁的空间载体,也是小而强的地方经济润滑剂,更是家门口的社区交往会客厅。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菜市场对于探讨其未来发展弥足珍贵。  厦
城市是一个联动、开放、有机的复杂系统,其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式很难全面地反映城市的生长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的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大力开发建筑节能技术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的迫
海草房是荣成的代表性传统民居,是荣成沿海一带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是胶东沿海地区渔家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受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海草房的数量愈
运河城市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城市,城市形态中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的烙印。近代大运河衰落之后,运河城市的形态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面临失去城市特色的危机。目前随
“数学和建筑”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他们的关系蔓延流转在漫长的建筑发展史和建筑思潮演进中。建筑学者们曾奉数学理论为圣经,也曾试图摆脱数学对创作思维的桎梏。但自上世纪中期
  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室内环境冬季阴冷夏季湿热,室内舒适度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及控制建筑能耗上升成
建筑产业化以其高效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的特点,对建筑行业的传统建造方式造成冲击。建筑行业的发展依托于居住建筑,我国正处于保障性住房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将产业
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大步前进,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为了进一步深化落实教育改革,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