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文化自我”即为一种由社会取向自我成分与个人取向自我成分并存且化合而成的配合性自我。在文化激烈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已经无法再维持一个相对纯净的文化形式的自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兼具传统华人文化成分与现代西方文化成分的双文化自我。已有研究以概念分析与实证研究的证据为基础,不仅探究了华人本土化自我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对双文化自我模型进行了概述;以一系列单一文化与跨文化的研究为基础,考察了现今华人社会双文化自我的存在形式及状态,并讨论了双文化自我之现身、组成及变迁的社会文化背景。但是在微观的个人信息加工层面,特别是知觉层面的面孔识别上,还未出现关于个体所持有的双文化自我不同形式在心理与行为面上差异的证据。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下的自我表征的不同以及相伴而生的自我构念的差异以内隐方式影响着人们对行为信息的表征编码,继而决定着信息加工中作为知觉层面的面孔识别的效果,那么,从微观层面来看,如果可以证实不同双文化自我组型个体在心理与行为面上会呈现不同的样貌,将更进一步解释双文化自我的特征。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究新疆地区汉族个体在双文化自我取向上所呈现出的现状,以及其本研究由两个部分构成。首先随机选取新疆地区1657名年龄在12-41岁间的个体为被试,采用陆洛编制的“个人取向/社会取向自我观量表”进行施测,分析个体所持有的双文化自我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个体在认知层面的面孔识别过程中的加工特点。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新疆地区个体的自我兼有社会取向自我成分与个人取向自我成分,具体表现为其社会取向自我高于个人取向自我,仍然以社会取向自我为主导。 2.新疆地区个体在社会取向自我和个人取向自我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年代和经济水平差异。男生个人取向自我得分高于女生,而其社会取向自我低于女生;城市较县乡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取向自我和个人取向自我成分;70年代个体较80年代、90年代个体有更高的个人取向自我成分;高经济水平较中、低经济水平的个体拥有更多的个人取向自我成分,中等经济水平的个体拥有更高的社会取向自我成分。 3.个体对自我、熟人及陌生人面孔的认知加工存在显著差异。在识别自我或熟人面孔时所需的名人像素显著的多于对陌生人面孔的识别,而识别自我和熟人面孔时,其认知加工不存在显著差异。 4.个体在自我和熟人再认任务中均存在左手优势(表明大脑右半球的优势),而在陌生人面孔再认任务中则无左右手的反应差异。 5.新疆地区个体的双文化自我仅存在三种不同类型,即个人取向自我高、社会取向自我皆高组(IHSH),个人取向自我低、社会取向自我高组(ILSH),以及个人取向自我、社会取向自我皆低组(ILSL),且高社会取向自我组型的个体较低社会取向自我组型的被试在识别熟人面孔时更趋近于对自我面孔识别时的反应特点,近而被纳入到自我范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