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分,对生态系统健康及安全存在极大的挑战。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外来植被入侵程度更加广泛,严重威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互花米草已成为中国滨海湿地最为重要的入侵植被,并在一些地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深入了解互花米草空间分布及景观结构特征对于科学管控互花米草入侵及维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基于Landsat影像对1990~2015年间中国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分布动态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其中,采用面向对象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对象光谱、纹理及形状特征识别互花米草信息;并基于所构建的互花米草时空分布数据集对全国及省级尺度互花米草的动态特征及景观演变进行分析。基于互花米草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转化数据,对全国及省级尺度互花米草转化特征以及驱动互花米草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最大熵原理定量分析环境因子对互花米草分布的影响。此外,本研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以监测互花米草入侵过程及状态。该结果可宏观掌控互花米草分布及发展状况,为全国、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管控及合理开发互花米草景观提供重要信息,为预测互花米草潜在分布区域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面向对象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对象光谱、纹理及形状特征,可有效提取互花米草信息,基于模糊逻辑分析方法确定最优多尺度分割参数可改善多尺度分割结果的精度,并提高选参效率。(2)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5年中国互花米草分布面积分别为4375.5 hm~2、25648.0 hm~2、43061.1 hm~2及54579.7 hm~2。互花米草空间范围逐渐向大陆海岸线两端延展,但其年均变化率逐渐降低。至2015年,互花米草广泛分布于滨海地区,北至河北南达广西,其中近92%的互花米草集中分布于江苏、上海、浙江及福建省。(3)1990~2015年间中国互花米草整体成增加趋势,但各省区互花米草变化趋势差异明显,互花米草扩散阶段有所差异。25年间,江苏、浙江、上海及福建互花米草面积增长均超过9000 hm~2且增长面积依次降低。研究区中部省份互花米草年均变化率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例如:福建、江苏、上海及浙江;山东与河北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广西及天津则成波动变化。(4)1990~2015年间,被互花米草入侵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目逐年递增,至2015年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互花米草分布;且互花米草入侵总面积逐年递增,由315.4 hm~2增加至17436.4 hm~2,不同功能区内互花米草入侵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不同阶段实验区互花米草入侵比例均为最大。在各时期,互花米草入侵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均为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通过互花米草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转化情况来看,中国滨海地区互花米草扩散驱动因素具有时空异质性。人为引种、互花米草自身特性是促使其扩散的主要因素,养殖池扩张、围垦基建占用及互花米草治理是引起其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25年间,互花米草年均扩散及侵占强度均逐渐增大;扩散以侵占泥滩为主;侵占方式以养殖池扩张为主,2000年后围垦基建占用及互花米草治理面积不断增大。养殖池扩张围垦互花米草主要发生在江苏、浙江与福建,基建占用互花米草主要发生在浙江、上海、福建及江苏。(6)水热条件共同作用影响互花米草的空间分布,使其在中国滨海地区呈现“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规律。水深、河网密度等环境空间差异影响互花米草局地分布。互花米草分布概率随着水深增加而降低,-2~0米水深为最适合分布条件,随着入海河网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河口、港湾地区及光滩相比其他地区对于互花米草具有更高的生境适宜性。中国大陆海岸线南北两端互花米草总体呈现植株高度较低,密度较高,而生物量较低的趋势;中部地区互花米草生长特征则与之相反,整体上呈现株高较高,密度较低,生物量较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