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妥善解决国内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劳动者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及供给侧改革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者转移到城镇,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劳动者供给过剩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43,015.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从97.5亿美元上升到23,422.9亿美元,进口额从108.9亿美元上升到19,592.3亿美元,贸易顺差从-11.4亿美元上升到3,830.6亿美元。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增强了我国综合实力,促进我国生产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出口与就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具体是怎样的,从微观上如何传导的,现有文献并未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企业是市场中的基本单位,大量的经济现象都可以从企业层面发现其形成机制,基于此事实本文考察企业出口对就业的影响,与以往的宏观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本文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并考虑了劳动者异质性问题。 现有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出口将对国内就业产生影响,但这些这些理论偏向于宏观研究,而对于出口与就业关系的微观基础并未详细解释,这不免为这些理论的完整性留下了遗憾。因此从微观层面考察出口对就业的影响,为现有国际贸易理论提供微观基础是很有必要的。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贸易国会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一般劳动禀赋较高的国家在开展国际贸易后将提供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外贸乘数理论也指出产品需求迅速上升会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成倍增加。实际上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在参与国际贸易后由于生产出口品的企业面临的市场急剧扩大,企业增加对劳动者需求,从而促进国内就业。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层面探索企业出口与劳动者就业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为国际贸易与就业理论研究提供微观支持,并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供建议。 首先,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和就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简要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呈现指数型增长,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者就业。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本文对这些新特征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出口贸易。在对我国对外贸易进行梳理之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就业的现状,具体而言本文分别从产业、行业、城乡分布以及所有制分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就业情况,并阐述了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劳动者就业受到的影响。通过将对外贸易与就业现状进行论述,分析各自发展成果和特点,有助于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和现实意义。 其次,本文对现有有关国际贸易与就业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在进行研究分析之前有必要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在理论方面,本文分别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禀赋理论、外贸乘数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及新新贸易理论,并对这些理论有关贸易与就业的部分进行了着重的论述,现有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观点是认可出口贸易对国内就业的积极作用,这些理论一般把国际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主要外部动力。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则对拥有不同劳动力要素的国家的就业影响做出了不同的分析,认为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外贸乘数理论则更强调出口和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促进作用;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如果一国在进行贸易自由化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该国实行贸易自由化的代价较小,劳动者就业将受到较小的冲击。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张对国内产业进行扶持政策,保障了在这些产业内劳动者就业,随着这些产业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增加劳动者就业机会,尤其是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需求。新新贸易理论则强调企业异质性,主张从微观层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现状。 在实证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出口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本文分别从国外、国内的角度来论述现有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研究做简要的评价,同时借鉴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完善本文实证分析。考虑到现有文献主要从宏观和产业层片来研究出口对就业的影响而从微观展开的研究并不多,基于此本文将从企业层面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着重考察企业出口行为对就业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人分别探讨企业出口带来的就业效应。 再次,本文根据现有理论选择分析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参考现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企业出口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选择合理的实证模型。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1-2002年投资环境调查数据,通过双差分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来考察企业出口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可以显著增加工人就业,在控制了企业因素后结果依然十分显著。同时本文发现企业出口行为对长期工人就业人数影响显著,而对临时工人就业人数影响并不显著,说明企业的出口行为将增加长期工人的比例,这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由于劳动者自身存在异质性,本文分别对高级技术、中等技术、初级技术工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将明显增加高技术工人就业,工人技术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出口可以通过增加高技术工人人数来促进企业技术改进,这非常有利于我国现阶段产业就够升级的进行,并且能够使企业吸纳我国技能不断提高的劳动者。为了保证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参考现有文献采用倾向匹配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匹配之后样本进行重新估计,结果表明本文原来的结论依然成立。由于数据源时间较短,无法考量时滞效应,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本文使用1990-2002年的数据,以全部就业人数为研究对象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时滞效应后本文的研究结果依然成立。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相对可靠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现有国际贸易理论,为我国劳动者就业和产业升级的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表明企业出口可以促进工人就业,其中长期工人和高技术水平的工人受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在完善出口相关政策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同时为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我国应积极进行劳动者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技术水平,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打破阻碍劳动者就业的障碍,使劳动者真正能享受到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