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经济学中有一条经验定律,即奥肯定律。奥肯于1962年利用美国数据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自从奥肯定律被发现之后,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速度和失业率的这种权衡取舍的存在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利用不同市场经济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论大多肯定了奥肯定律的广泛存在。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奥肯定律几乎被认为具有普适性。但是我国的众多学者研究发现,奥肯定律在我国并不成立。中国在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失业率反而呈上升趋势,这就是学者们常提到的“高增长率,高失业率”并存现象。在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失业率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国内学者对奥肯定律在我国的失灵现象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有关奥肯定律的前提假设。总结起来,奥肯定律的隐含前提主要有四。(1)发达的单一市场机制;(2)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3)不存在隐性失业;(4)人口增长率固定。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四个条件均不满足。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并非稀缺。其次,我国是混合型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并未发挥足够的作用。第三,失业公开化程度低,农村和城镇均存在隐性失业;城镇隐性失业主要表现为体制改革释放出来的不在岗职工中实际应视为视为失业的人口。第四,存在大量的从农村向城镇的劳动力转移。以往对奥肯定律的检验大多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但是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既未考虑城镇外来人口的失业率(主要是来自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就城镇失业率本身来说,也未将以不在岗职工形式存在的隐性失业纳入统计。因此对城镇失业率的准确测算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就奥肯定律的检验过程来说,以往的研究往往未考虑(或未恰当地考虑)经济转型过程中影响失业率的众多因素,在计量方法上也可能存在一定不足。本文试图从数据支持(真实城镇失业率的估算)和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与转型特征两个方面采用合适的计量技术对奥肯定律进行再检验。全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该章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该章对国内有关失业率测算的方法和有关检验奥肯定律的研究文献做一个较为详细的梳理,并总结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得出的有关结论。第三章是本文的第一个核心。本章第一节首先考察了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缺陷,并采用一种简单但较为有效的估算方法(基于年鉴数据的直接估算法)估算了我国1978—2009年的真实城镇失业率。第二节简要讨论就业弹性,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其实带动了就业的增加。第三节较为详细地讨论奥肯定律在我国的实用性,并分别利用OLS估计和加入虚拟变量的OLS估计对样本期进行回归,验证奥肯定律在我国是否成立。其中,加入虚拟变量的OLS估计旨在反映我国城乡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劳动力分布结构的演变,和经济改革与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对奥肯定律检验的影响。第四章是本文的第二个核心。本章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始的奥肯定律在我国不尽成立的因素。第一节详细阐述影响真实城镇失业率的因素,并选择适当的变量。第二节在考虑结构性因素(城乡劳动力分布结构,和与所有制变动相关的就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重新检验奥肯定律。第三节在第二节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协整模型,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与真实城镇失业率的长期均衡关系,并构建一个误差矫正模型探寻奥肯定律在我国“部分成立”的部分证据。这里的“部分成立”实际上是剔除了城乡劳动力分布结构、与所有制变动相关的就业结构变动和城镇失业率的长期均衡关系后,经济增长在短期的确会降低失业率,并且是显著的。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从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统计口径上的不足出发,基于年鉴数据直接估算了城镇单位“不在岗职工”中的非内退职工规模,把这部分“隐形失业”显性化,从而得到一个相对更加接近现实的“真实城镇失业率”。这个“真实城镇失业率”与我国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大相径庭。然后利用估算的真实城镇失业率对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再检验。而以往的研究要么是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检验,要么就是采用间接核算法得到的失业率进行检验,或者是直接利用普查数据进行检验(样本区间太短),所以其检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误。当采用真实城镇失业率纳入检验时,虽然结果同样不显著,但是在利用协整技术剔除了失业率与结构性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后,发现奥肯定律在我国仍然能找到部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