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情绪工作特征及其效果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我国增大了对教育情感的关注,教师课堂情绪的研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话题。目前对于教师情绪的研究多处于宏观层面,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也受到许多局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为课堂行为的微观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探究教师情绪在教学课堂场景中的微观表现,本文借助现代技术对教师课堂情绪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教师不同课堂情绪特征下的学生行为效果。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首先,为了探究教师课堂情绪与学生行为间的关系,本文基于情绪工作的结构维度和社会建构理论提出了教师课堂情绪互动模型,用以描述课堂上教师情绪信号在师生互动中的表达与传递,以及教师课堂情绪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并依此理论基础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其次,借助现代技术对教师语音、面部、肢体情绪进行识别、编码,利用计算机对教师课堂语音情绪进行分类、识别、切割,再根据教师课堂情绪和学生行为的外显特征,本文构建了教师课堂面部、肢体情绪观察表和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表用以对教师课堂情绪其它外显特征和学生行为统计、量化。通过对16组教师、学生相对应的视频数据进行识别、编码、统计、计算,最终获得1364组数据,其中教师数据包括课堂情绪状态、情绪类型、情绪强度和情绪持续时长,学生行为数据包括学生专注率、举手率和疲倦率。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教师课堂情绪频率、强度、多样性、持续时间方面的特征及特征下学生专注率、举手率和疲倦率的高低。结果主要包括:(1)教师课堂情绪以积极为主,主要表现在师生互动中,但消极情绪也不容乐观。整体情绪强度偏弱,主要为单一情绪,表现在肢体情绪上,持续时间多为15s以上。(2)长时的消极和中性情绪下学生的专注力较低,特别是教师单一的消极肢体情绪下时。(3)教师积极情绪表达方式越丰富、强度越大,学生的举手行为越多,特别是积极语音+肢体的复合情绪下,学生举手效果最佳。(4)中性情绪比某些消极情绪下的学生疲倦率更高。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针对教师课堂情绪的运用提出建议。通过以上工作丰富了教师课堂情绪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情绪识别相应技术的突破提供理论基础,另外,研究结论有利于教师情绪调节与改善的实践运用。
其他文献
从全球板块构造环境来看,与洋脊俯冲有关的板片窗占据绝大部分比例,俯冲洋脊板片正处于新生过程,热量大,具有正浮力(〈10 Ma),在俯冲过程中容易撕裂形成板片窗。南海古扩张脊沿
由于企业本身知识的局限性,为了获得创新性成果,企业会寻求合作来增加创新,而与高校的合作的成本优势、知识优势很好的弥补了企业自身的不足,使得企业与高校合作(产学合作)成
为了将新型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染料等有色污染物,选用了实验室自制新型活性炭-二氧化硅吸附材和市售活性炭用UV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对茜素红溶液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新型吸附材料较
目的:通过鉴定小鼠睾丸、附睾和前列腺组织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蛋白,明确睾丸、附睾和前列腺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蛋白组分在精子发育成熟及功能维持方面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方法:使用TEI(Total Exosome Isolation)方法分别富集小鼠睾丸、附睾和前列腺组织的EVs,用免疫印迹分析EVs标记蛋白的表达,在透射电镜下观察EVs形态,用动态光散射粒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课堂教学正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场所,它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开展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随着“web3.0”时代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社交平台为载体获取最新资讯、传递个人观点、表达群体诉求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情感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表达群体在某些
城市生活污泥的管理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传统的污泥处置方法包括土地填埋、焚烧和农业利用等。近年来,许多国家包括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规禁止土地填埋,原因是土地填埋浪
聚乙烯(PE)及聚氨酯泡沫(PU)的产量大且应用范围广。然而,PE的长链在燃烧过程中几乎全部裂解成可燃性气体,无残余炭渣;PU在燃烧时释放对人体及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二者的易燃性带来的火灾风险已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以提高PE及PU的阻燃性能为目的,本文制备了可膨胀石墨(EG)、不同膨化温度下的膨胀石墨(EBG)、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胶囊化EG(EG@MUF),并将其应用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正>对中国古都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乃至于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都所起到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是同时期的其他任何一座
会议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环保、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