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双管征”在壶腹周围癌及胰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鉴别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53例表现为“双管征”的经过病理及随访证实的MRCP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肠腔至胆胰管梗阻端的距离,胆胰管末端间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观察胆总管末端形态,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胰管形态,总结不同疾病“双管征”的特异征象,并进行比较。
结果:
(1)胰头癌的胆胰管汇合角度为70°-135°(109.26°±18.90),十二指肠肠腔至胰胆管梗阻端的距离为5mm-55mm(2.97mm±1.37),胆胰管末端间距为3mm-30mm(8.3mm±7.1),胆总管直径为10mm-34mm(17.7mm±5.5),胰管直径分别为4mm-16mm(7.0mm±2.7)。非胰头壶腹周围癌胆胰管汇合角度为0°-30°(11.56°±9.95),十二指肠肠腔至胰胆管梗阻端的距离为2mm-25mm(7.0mm±6.6),胆胰管末端间距为2mm-10mm(4.3mm±2.8)、胆总管直径为10-30mm(17.9mm±6.3)、胰管直径4mm-8mm(5.4mm±1.7)。慢性胰腺炎胆胰管汇合角度为85°-135°(106.70°±14.38)、十二指肠腔至扩张的胆胰管梗阻端的距离为7mm-35ram(21.4mm±9.9)、胆胰管末端间距离为0mm-18mm(6.3mm±5.8),胆总管直径为9mm-20mm(11.9mm±3.9)、胰管直径为4mm-15mm(9.8mm±4.6)。
(2)胰头癌、非胰头壶腹周围癌和慢性胰腺炎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腔至胆胰管狭窄段距离、胆总管直径及胰管直径比较,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分别为(F=208.13;F=19.75;F=4.58;F=4.70)。胆管胰管末端间距三者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F=2.10,胰头癌和慢性胰腺炎组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肠腔至胆胰管狭窄段距离及胰管直径较非胰头壶腹周围癌组大,差异有显著意义。但胰头癌组和慢性胰腺炎组的上述指标差异无明显意义。胰头癌组和非胰头壶腹周围癌组之间胆总管扩张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且均大于慢性胰腺炎组。
(3)胰头癌MRCP“双管征”的其它征像有“四节征”(13/27),狭窄段侧支胰管扩张(6/27)。慢性胰腺炎组与胰头癌组比较,肝内胆管轻度扩张为主,胆总管末端以鼠尾状最多见。
(4)慢性胰腺炎组90﹪(9/10)胰管粗细不均匀,边界不光滑,呈“串珠状改变”,与胰头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4.45)。8例(8/10)胰管贯通胰腺全程,未见中断,与胰头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13.44),3例(3/10)慢性胰腺炎伴有假囊肿,5例(5/10)伴有胰管结石。
结论:“四节征”,狭窄段侧支胰管扩张是胰头癌“双管征”的特异征象,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腔至胆总管末端距离及胰管直径可作为鉴别胰头癌与非胰头壶腹周围癌的重要参考指标。胰管结石、假囊肿是慢性胰腺炎的特异征像,胆管、胰管形态可作为鉴别胰腺良恶性疾病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