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系统ArsRS参与幽门螺杆菌多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状,微需氧且具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粘附于人类的胃粘膜表面,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一种在人类胃部定殖的病原菌,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目前全球约一半的人口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方法,即使用两种抗生素,并同时联用一种胶体铋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其中最常用的抗生素为三大类,分别为:阿莫西林(β-内酰胺类),克拉霉素(大环内酯类)和甲硝唑(硝基咪唑类)。
  但是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升高,出现了临床多耐药菌株,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也逐渐降低。
  双组分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媒介,由传感器激酶和响应调节因子两部分组成,可感知外界条件的刺激,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从而做出应激反应。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双组分系统在细菌的多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幽门螺杆菌中表达三种双组分系统,分别是CrdRS,FlgRS和ArsRS,目前还没有报道幽门螺杆菌中的双组分系统参与其耐药。本课题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抗生素处理后的野生株中三种双组分系统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ArsRS的表达降低,而另外两种双组分系统的表达情况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我们将通过最小抑菌浓度,细菌克隆形成,H33342荧光累积,突变率检测等一系列实验进一步探索ArsRS是否参与幽门螺杆菌的多耐药及其耐药机制。
  方法
  1: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分别处理野生株Hp26695,提取mRNA,反转录得到cDNA进行qPCR,检测三种双组分系统的表达情况,筛选出表达有显著差异的双组分系统。
  2: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构建基因敲除株ΔarsS。
  3:检测野生株和Δars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MIC。
  4:测量野生株与ΔarsS菌株的生长曲线。
  5:检测野生株与Δars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细菌克隆形成情况。
  6:通过荧光累积实验,检测野生株与ΔarsS菌株的药物外排能力。
  7:检测野生株与ΔarsS菌株中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碱基突变率和突变率变化倍数。
  8:分别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甲硝唑处理野生株Hp26695,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Hp基因组中所有可能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低表达且参与基因突变的基因mutS和mutY。
  9:检测mutS和mutY在临床敏感株和临床多耐药株中的表达情况。
  10:构建ArsRD52N点突变株,在ArsRD52N和ΔarsS菌株中分别检测mutS和mutY的表达情况。
  11:在野生株Hp26695的基础上,构建基因敲除株ΔmutS和ΔmutY。
  12:检测ΔmutS和ΔmutY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MIC。
  13:测量ΔmutS和ΔmutY菌株的生长曲线。
  14:检测ΔmutS和ΔmutY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细菌克隆形成情况。
  15:检测ΔmutS和ΔmutY菌株中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碱基突变率和突变率变化倍数。
  结果
  1:双组分系统ArsRS在抗生素处理的Hp26695中表达降低,CrdRS和FlgR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2: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成功构建基因敲除株ΔarsS。
  3:对比野生株和Δars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MIC,发现与野生株相比,Δars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降低。
  4:比较野生株与ΔarsS菌株的生长曲线,发现敲除arsS基因后不影响细菌的生长能力。
  5:比较野生株与Δars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细菌克隆形成情况,发现ΔarsS菌株在抗生素平板上形成更多的单克隆,耐药性增强。
  6:荧光累积实验中,与野生株相比,ΔarsS菌株对荧光染料H33342的累积明显升高,其药物外排能力未增强。
  7:对比野生株与ΔarsS菌株的碱基突变率及突变率变化倍数,发现与野生株相比,Δars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突变频率升高,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也增多。
  8: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5种DNA损伤修复基因低表达,根据已有文献报道,仅mutS和mutY参与细菌的基因突变。
  9:mutS和mutY在临床敏感株和临床多耐药株中均低表达。
  10:成功构建点突变株ArsRD52N,ArsRD52和ΔarsS菌株中mutS和mutY均低表达。
  11:在野生株Hp26695的基础上,成功构建基因敲除株ΔmutS和ΔmutY。
  12:与野生株相比,ΔmutS和ΔmutY菌株对阿莫西林,甲硝唑,环丙沙星的敏感性降低,对克拉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无差异。
  13:测量野生株,ΔmutS和ΔmutY菌株的生长曲线发现,敲除mutS和mutY后不影响菌株的生长能力。
  14:对比野生株与ΔmutS,ΔmutY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细菌克隆形成情况,发现ΔmutS和ΔmutY菌株在含有阿莫西林,甲硝唑,环丙沙星的平板上形成更多的单克隆,耐药性增强。
  15:对比野生株与ΔmutS和ΔmutY菌株的碱基突变率及突变率变化倍数,发现与野生株相比,ΔmutS和ΔmutY菌株对阿莫西林,甲硝唑,环丙沙星的突变频率升高,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也增多。
  结论
  ArsRS双组分系统在幽门螺杆菌的多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降低DNA损伤修复基因mutS和mutY的表达,减弱了细菌修复突变的能力,基因突变增加,从而增强了幽门螺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受性,适应压力环境。
  
其他文献
背景及意义:  本研究拟基于小鼠中脑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脑神经元体外OGD模型进行相关研究,旨在通过阐明Mint3通过何种方式调控AMPK/mTOR通路,进而影响缺氧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从而参与神经损伤;为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元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导致的相关损伤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材料和方法  1.Mint3对
背景:  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Ⅰ,RIG-Ⅰ)样受体(RIG-Ⅰ-like receptors,RLRs)是存在于胞浆的一类重要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RLR能够识别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病毒RNA,通过招募下游接头分子线粒体抗病毒信号分子(mitochondrial antivira
学位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居发展中国家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其中HPV编码的早期蛋白E7是关键的致癌蛋白,它主要通过降解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然而,仅有HPV的感染不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HPV感染宫颈上皮后所诱导的宿主细胞内
学位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