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情态词“会”与体相结合相关的三个问题:(1)在现代汉语中情态词“会”与体相结合时,其句法位置是如何定义的?(2)基于可能世界与模态逻辑,现代汉语中情态词“会”与体相结合时,其语义解释是什么?(3)多义情态词“会”与体标记同现时,其表现是什么,以及“会”的将来时典型意义的语义解释是什么? 首先必须了解到认识情态与根情态的区别,Coates(1983)认为根情态即为非认识情态,Sweetser(1990)也同样把情态二分为根情态和认识情态。Sweetser(1990)认为根情态指的是现实世界的义务、许可或能力,而认识情态表达的是说话人对一个情境的可能性的判断,即说话人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看法或者态度。对于现代汉语的体系统,本文讨论了在现代汉语中是否存在TP。林若望(2006)采用了汉语无形态上的时态的观点,本文采取的亦是这种观点,认为汉语是体凸显语言,并且是有界性凸显语言。Hacquard(2009)给出了情态词与体的句法位置的定义,并通过分析大量文献得出认识情态在句法中的位置在时态与体之上,而根情态处于时态与体之下。依照此定义,本文解决了情态词与体标记同现时应处位置的问题,同样也解决了多义情态词“会”与体结合时所处的句法位置的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引入了可能世界的概念与模态逻辑的概念,从而认为句子的语义可以在它所处的语境中获得解释。由于时态逻辑与模态逻辑存在统一性,本文结合了时态算子与模态算子的模型、Hacquard(2009)确立的系统,以及泛函贴合运算规则,对体标记与不同种类的情态词作出了相应的语义解释,从而对多义情态词“会”与体结合的语义作出了解释。 针对第三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多义情态词“会”的多种语义,讨论了“会”在三元时间结构中的不同的表现,从而认为“会”具有“非现实”的典型意义,并在最后对“会”的典型将来意义给出了详尽的语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