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逼近的作业型AUV及机械手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244732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陆地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开发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水下机器人作为目前唯一能够在深海环境中作业的装备,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AUV)因其运动范围大、机动灵活等特点受到重点关注;AUV自身一般不具备水下作业能力,但随着海洋开发进程加快,配备机械手的作业型AUV成为水下机器人领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作业型AUV相关技术研究亦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针对作业型AUV系统运动控制、机械手控制以及水下作业状态下AUV姿态稳定性控制等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工作如下:研究作业型AUV系统实验样机。针对微小型AUV用机械手的大展臂、折叠收纳问题,研究“直线缸 三连杆 四连杆”机械手关节驱动机构;针对机械手作业引起AUV姿态较大变化的问题,研究基于重心变化的纵横倾姿态控制装置,实现微小型AUV的姿态稳定性控制。通过“UVIC-Ⅰ”实验样机的水池展开收纳、姿态调节和水下剪缆等水池实验,验证“UVⅠC-Ⅰ”实验样机的作业性能。研究大展臂机械手水介质液压系统及其末端精度测量问题。由于大展臂机械手展臂较长、自由度较多,关节角度微小误差将对末端精度造成较大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一种“闭式循环”液压系统,通过介质“闭式循环”和动密封结构减小介质内泄漏,并采用水介质作为驱动介质,减小液压系统压力损失。同时,针对水介质可压缩性大导致关节延时性问题,研究“真空 预加压”水介质处理方法。针对机械手末端精度测量问题,提出一种接触式水下机械手末端精度测量方法。最后,进行“UVIC-Ⅰ”实验样机水池实验验证。研究作业型AUV中大展臂机械手关节自适应控制问题。针对系统不确定性、外部干扰和关节时延性等影响机械手控制精度的问题,典型基于自适应函数逼近的鲁棒控制方法进行大展臂机械手关节控制时,存在稳态误差较大及运动滞后。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勒让德多项式函数逼近的大展臂机械手自适应滑模PID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函数逼近方式补偿不确定性因素,基于包含跟踪误差积分和微分函数的PID滑模控制面推导关节控制器,以减小运动滞后和轨迹跟踪误差;基于自适应补偿方式处理函数逼近误差补偿问题,通过逼近误差上界控制律在线调整逼近误差上界,保证关节误差一致渐进收敛为零。最后,通过大展臂机械手水池对比实验,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研究作业型AUV系统艇体轨迹跟踪控制问题。针对动力学模型不确定、水流干扰和推力模型误差等影响AUV轨迹跟踪的问题,传统前向型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跟踪突变轨迹时,存在误差收敛时间长、突变超调较大,且传统方法未考虑推进器推力模型误差对轨迹跟踪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回归神经网络的AUV自适应反演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回归神经网络对水流干扰、模型不确定、和推力模型误差在线分类逼近,设计非奇异性反演终端滑模控制器,通过自适应控制律对权值、误差比例因子在线调节。针对滑模控制中出现的控制量抖阵问题,提出基于sigmoid函数实现滑模切换连续性,通过滑模面指数形式动态调节滑模切换增益的控制量抖振降低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UVIC-Ⅰ”实验样机水池对比实验,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研究水下作业状态下AUV系统姿态自适应区域控制问题。针对水流干扰、系统模型不确定和机械手作业等因素影响下的AUV艇体姿态控制问题,在典型的姿态自适应区域方法控制下,其姿态角度长期处于边界处波动,影响姿态控制精度、延长调节时间、增加能耗。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AUV艇体姿态自适应滑模动态区域控制方法。该方法设计不包含区域边界的动态目标区域,并将动态目标区域和滑模控制面相结合。然后,基于RBF神经网络对不确定未知项在线逼近估计;同时,提出一种神经网络权值参数、径向基函数中心与方差自适应在线调整方法;最后,基于滑模控制项对逼近误差补偿,保证误差一致渐进收敛为零。通过“UVIC-Ⅰ”实验样机水池对比实验,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
其他文献
锂离子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储能器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分别针对锂离子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体系进行了研究。  以尿素为氮源,按1∶1,1∶2,1∶3,1∶5比例,对活性炭进行水热处理,经600℃热处理12h后,制备出不同氮掺杂含量的活性炭材料。研究发现:氮掺杂后,材料原有的形貌未遭到破坏,材料内部孔径得以调控,浸润性得到了改善,当活性炭与尿素的质量比达到1∶2时电化学性能最优。材料在0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即VOCs)是一类主要的大气环境污染物,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催化氧化法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处理VOCs的手段之一,其中高活性催化剂的研发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钙钛矿型氧化物La1-xSrxMO3±δ(M=Co,Mn)催化剂以其成本低和催化净化VOCs效果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工作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和柠檬酸络合—水热合成
学位
在对上海市区和郊区PM连续一年监测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因子分析、质粒DNA评价法(plasmisdDNA assay)等技术和手段,对上海市大气细颗粒(PM)的质量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微观形貌特征、元素组成特征和来源、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监测结果表明,上海市郊区和市区大气PM的质量浓度一周/月平均值分别为23.47 μg·m~135.37μ
学位
基于CaSiO:Pb,Mn的实际应用价值,而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高温固相法,产物具有粒径较大且发光强度不高等缺点,本文研究了CaSiO:Pb,Mn的其它制备方法。同时采用反胶束法,探索了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新型CaSiO:Eu纳米荧光粉材料的方法。通过荧光光谱、XRD、TEM、SEM、FTlR、DTA-TG等手段对材料进行测试,探讨了不同实验条件和方法对材料荧光性能及形貌的影响。第一部分采用溶胶.凝胶法
学位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的新型分离技术,在工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传统的纳滤膜制备方法中,总是存在小孔难致、溶剂残留、孔隙率低、孔结构不均匀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本论文采用超临界C02流体致孔技术,对聚乙烯醇进行发泡致孔,制备了孔结构优良的聚乙烯醇纳滤膜,并就所制备的纳滤膜在红霉素的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中以聚乙烯醇为膜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1)超临界CO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多种过硫酸根改性的SO/MxOy型固体超强酸。以乙酸和薄荷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实验检测了该类固体酸的催化活性,考察了浸渍液种类、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物料配比和添加稀土金属对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该类固体超强酸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660℃;浸渍液为过硫酸铵,浓度为1.5 mol/L;物料Ti(OCHO)、Fe(NO)、Nd(NO)的摩尔比为1:2:0.01;以XRD
磁性靶向药物能有效减小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效,减少用药量,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表现出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磁性靶向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对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本文以FeSO4·(NH4)2SO4·6H2O、NH4Fe(SO4)2·12H2O、NH4OH和聚乙二醇PEG4000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的磁性Fe3O4颗粒,并采用简易的方法对磁性、磁响
学位
瑞利波是表面波的一种,在半无限介质中,其能量主要集中于一半波长范围内,在点源激励下,瑞利波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2/3,P波和SV波分别占7%和26%。表面波的传播是以椭圆形逆时针运动,并且随深度逐渐衰减,即水平运动滞后于竖向运动,表面质点响应以瑞利波影响最大。因此瑞利波通常用于地质勘探和测试岩土领域的物理机械参数。文中使用一种解析法来研究瑞利波在均匀和分层介质中的传播
本文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工程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博物馆类结构中的方案设计,深入分析了大直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设计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博物馆类项目中的应用及大直径缓粘结钢绞线的施工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盘花扣是清末民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扣饰之一,它承载着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后随旗袍的盛行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造型极尽丰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陷入生存困境。盘花扣因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应用范围小,面临着严峻挑战。研究通过挖掘清末民初时期盘花扣的造型艺术和应用规律提炼盘花扣的时代特征,并对当代产品中的盘花扣设计进行明确分析,总结出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