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林生态系统是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缓解和改善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人工林养分循环可以调节和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是维持旱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关于旱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和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陇中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包含了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山杏(Armeniaca sibiric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和柽柳(Tamarix chinensis)六种常见造林树种与13年、35年和≥50年三个造林年限,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室内测定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方法,首先明确了陇中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的养分循环特征,其次分析了不同树种的凋落物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对≥50年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最后重点探究了柠条锦鸡儿林和侧柏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及其与植物群落、土壤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示了陇中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及其潜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树种(柠条锦鸡儿、侧柏、山杏、油松、河北杨和柽柳)和造林年限显著影响陇中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绿叶、细根、叶凋落物和表层土壤的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及其比值和叶片养分再吸收效率,而且不同组分间(绿叶、细根、叶凋落物和表层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比值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组分中,绿叶N、P和K含量显著高于细根、叶凋落物和表层土壤,细根C含量最高,表层土壤C、N含量和细根P、K含量最低,导致它们的平均C:N:P:K比值大小依次是细根>叶凋落物>绿叶>表层土壤,不同组分C:N:P比值大小也遵循该规律。叶片C、N、P和K的再吸收效率分别是21.83%、44.34%、52.68%和55.90%;13年侧柏林和50年油松林受到N、P共同限制,其他人工林仅受P限制;叶片P再吸收效率与不同组分P呈显著负相关,且植物绿叶对土壤速效磷(AP)表现出“稳态”,表明树木采取提高叶片P再吸收效率和维持绿叶P稳态性相结合的策略来适应P限制生境。(2)在≥50年的人工林中,柠条锦鸡儿、侧柏、山杏、油松和河北杨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显著不同。柠条锦鸡儿林土壤有机碳(OC)、全氮(TN)、速效氮(AN)、AP显著高于河北杨林、山杏林、油松林和侧柏林,侧柏林土壤TN、全磷(TP)、全钾(TK)、速效钾(AK)显著低于河北杨林和山杏林,其AP显著低于油松林和山杏林。与天然草地相比,柠条锦鸡儿林土壤全碳(TC)、OC、TN、AN和AK分别显著增加了28.42%、56.08%、57.41%、107.25%和10.29%,而侧柏林土壤TN、TP、AP、TK和AK分别显著降低了38.89%、30.58%、76.39%、8.25%和8.33%。与侧柏林相比,柠条锦鸡儿林叶凋落物有显著更低的C含量和更高的N、P、K含量,其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也显著高于侧柏林。整体上,叶凋落物质量和土壤酶活性对土壤养分总变异的贡献达到了62.20%,而且叶凋落物磷(LP)和土壤ALP更加显著积极地影响土壤养分,说明驱动陇中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的关键因素是树种、LP和ALP。此外,在凋落物、土壤酶和土壤养分中,N和P之间显著耦合关系揭示了人工林生态系统P循环可以积极响应氮水平的增加变化,尤其在豆科人工林中,柠条锦鸡儿通过提高土壤N含量来改善生态系统P状况进而缓解P对植物生长的限制。(3)在柠条锦鸡儿和侧柏林中,植物群落、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征表现出较大差异。除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与真菌Simpson指数外,柠条锦鸡儿林植物群落盖度、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高于侧柏林。与侧柏林相比,确定过程在柠条锦鸡儿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构建中的贡献更大,其在细菌群落构建中的比例达到了91.43%,而随机过程在侧柏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构建中的比例为66.67%和100%。同时,柠条锦鸡儿林土壤细菌和真菌共现网络的特征为更高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更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和网络直径、更多的关键物种、相互关系及积极关系、更大的连通性和图密度,而侧柏林仅表现出更大的平均聚类系数,进而证明柠条锦鸡儿豆科人工林塑造了更复杂和更稳定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了“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增强了豆科人工林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综上所述,树种主导了陇中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C、N、P、K在绿叶、细根、叶凋落物和土壤之间的循环具有明显异质性,而人工林可以通过提高植物P再吸收效率、维持植物P元素内稳态、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诱导叶凋落物释放更多P、改善N水平促进P循环等策略适应P相对缺乏环境,同时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是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和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不仅深化了旱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和机制的理解,也为旱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其他文献
原子核的电磁激发是当前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领域最重要的热点问题之一。原子核电磁激发的研究可以提供原子核中有效核力的重要信息,如核力的自旋性质、核物质状态方程等,同时也可以用于提取原子核中子皮厚度、核物质不可压缩系数和对称能系数等重要物理量。此外,原子核电磁激发还有助于研究中微子-原子核中性流散射过程、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中的中子俘获截面、高能宇宙射线光致蜕变等与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领
学位
钨具有高熔点、高溅射阈值、高热导率和低氢同位素滞留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聚变堆中理想的第一壁材料。然而,钨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机械加工性差、韧脆转变温度较高、低温脆性、辐照硬化和脆化等。这些缺陷将限制钨在未来聚变堆中的应用。近些年研究发现,向钨基体中添加少量的热稳定的碳化物(Ti C,ZrC和TaC)、氧化物(La2O3、Y2O3、ZrO3和Lu2O3),以及合金化元素(Ti、Ta、Zr和Re)可
学位
带电离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因在基础科研领域及实际应用领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被广泛关注。带电离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涉及材料改性、纳米结构制备、核医学、材料分析技术、天体物理等领域。电荷交换是伴随离子与固体表面碰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在低能离子散射、二次离子质谱、强流负离子源、空间中性粒子探测、纳米孔制造和表面催化等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离子-表面散射的电荷交换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电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能源的快速消耗导致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为此,我国提出了发展高效、清洁新型裂变核能利用系统的发展规划,以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新型裂变核能利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需要完备、精准的裂变核数据。然而,目前核数据库中有关中子诱发锕系核裂变的核数据仍缺失较多,制约了新型核能系统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展中子诱发锕系核素裂变理论及核数据计算方法、裂变核
学位
足式机器人与液压驱动的结合,使机器人具备了大负重和快速响应能力,在军民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液压驱动系统是足式机器人重要的子系统之一,负责按需求驱动机器人各关节运动,以实现机器人的各种步态运动,包含液压油源(产生高压液压油)和液压驱动单元(驱动机器人关节运动)。液压驱动系统若不能完全满足机器人各种步态的出力和速度需求,其将严重制约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因此,液压驱动系统性能是机器人性能优劣的决定性因
学位
当前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正在沿着高能量(研究核物质性质和相图)、高同位旋(研究不稳定原子核)、以及高电荷和质量极限(研究超重核)三个方向发展。α衰变作为重核和超重核的主要衰变模式之一,在探索不稳定原子核结构、鉴别新合成重核和超重核身份信息、以及寻找重核内的α结团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长期以来一直是原子核物理的研究热点。提供高精度的α衰变半衰期理论结果用以探索不稳定原子核结构、预言超重核稳定岛中心
学位
在孤岛微电网中,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微电网中终端互联,构建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其中,通信数据的应用提升了微电网系统的可观与可控性,也将有利于完成微电网运行调控和能量管控任务。但随着信息技术与物理系统的不断融合,在微电网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其也给物理电网带来了待解决的新难题。其中,突出体现在受到通信拥塞、通信扰动和传输中断等通信不确定问题影响下,孤岛微电网运行调控和能量管控面临如下挑
学位
中子源与中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增强了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能力。目前中子谱仪依旧采用基于~3He的丝结构中子探测器,探测器计数率低于10~4 Hz/mm~2,而且价格昂贵,限制了中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涂硼GEM(Gas Electron Multiplier)中子探测器具有计数率高、空间时间分辨好等优势,被认为是替代~3He丝结构探测器的发展方向。然而目前涂硼GEM中子探测器均工作在流气模式下,自身稳定
学位
研究背景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多房棘球绦虫幼虫或多房棘球蚴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疾病。多房棘球蚴好寄居于人或啮齿动物等中间宿主的肝脏(约占97%以上),呈类肿瘤样侵袭性增殖对寄居肝脏造成持续损害,以进行性肝纤维化为主,或转变为肝硬化,因此又常被称为“虫癌”。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是当前AE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能限制多房
学位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对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节能减排目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板材拉深成形工艺遇到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需要在满足“成形成性”的基础上探索工艺优化方案。摩擦是影响板材拉深成形工艺成形性能和成形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成形过程中合理地利用有益摩擦、抑制有害摩擦,将对工艺的成败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板料与模具之间的微观接触状态和动态摩擦条件,是成形过程进行工艺润滑的决定性因素,若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