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分成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变革经历了中央集权的“统收统支”,到比较分权的包干制度,再到分税制改革,而税收收入如何划分则为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实行分税制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就呈现出财力集中于中央,事权下放于地方的分配格局,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错配矛盾突显。这就可能导致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地方政府偏好于基础设施等生产性财政支出,从而挤占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非生产性的财政支出。对于此类现象,国内学术界从官员晋升激励、财政压力、GDP锦标赛、税收竞争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文献在研究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和地方政府基础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时,都忽略了税收分成这一重要制度因素,相关文献尚存在不足。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本级自留的税收收入以及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地方政府本级自留的财政收入受到税收分成比例制度安排的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省以下税收分成制度对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我国税收分成制度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选择,在地级市税收分成比例提高时,地方政府受到财政收入激励的影响会倾向于减少与社会福利相关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增加对地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生产性财政支出,从而影响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省以下整体税收分成比例、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实证分析均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地级市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将会显著的降低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具体来看,我国省以下整体税收分成比例、增值税分成比例以及企业所得税分成比例每提高10%,地方政府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将分别降低0.83%、1.62%、1.12%,从而影响辖区内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同时本文也进一步考察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在基准模型中依次加入了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作为控制变量,回归结果与静态回归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地方税收分成制度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负向激励作用。随后本文通过构建中介模型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税收分成制度影响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努力是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影响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传导机制。地方政府的整体税收分成比例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直接的负向影响,也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即财政努力的中介效应为部分中介效应。但在具体的两税分成比例影响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传导机制中,财政努力起到了完全中介效应,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分成比例完全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考虑到地区间的异质性可能影响地方税收分成制度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程度,本文从人口密度、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异质性分析。通过考察各地区历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水平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故本文将总样本分为东部、中西部样本进行回归,研究结果发现,当地方税收分成比例提高时,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相比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更倾向于通过牺牲对地方经济不具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增加地区生产性财政支出来推动地方经济水平提高。在基础的回归分析中,地区的人口密度对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故本文以人口密度是否超过100人/平方公里为标准进行分组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发现当地方税收分成比例提高时,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相对于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负向影响越小。基本公共服务是以人为宗旨,人口规模不仅是影响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地方政府治理理念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关键主体,故本文以城市年末总人口为标准分组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发现当地方税收分成比例提高时,城市人口规模越大,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负向影响作用越小。这可能因为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基于蒂布特模型分析,人力资本会对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基于城市间竞赛,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加突显,从而带动地方政府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视程度提高;而政府间治理理念的差异也会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选择,故人口规模越大的地区其税收分成比例对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的负向影响越小。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1)健全省以下税收分成制度,深化现代财税体制改革;(2)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3)培育地方税收体系,优化地方财力保障机制。
其他文献
十四五规划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城镇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表现出土地扩张明显快于人口增长的趋势,并衍生出城市开发模式粗放、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城镇化的协调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城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财政的保障。通过对财政收支的管理,地方政府主导着辖
学位
公共卫生关系着广大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政府卫生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政府卫生支出从1990年的18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增长至2020年的2.17%。从逐步推进医保制度全民覆盖,提升医保待遇水平;到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再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等,我国政
学位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需要电网公司发挥好平台、枢纽作用,引领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国网公司率先发布了“双碳”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并将其纳入公司战略布局。省级电网公司作为国网公司战略执行主体,需准确承接落实国网公司战略进行自身战略变革。而当新能源成为电力能源的主体,并随着数字化经济和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在能源电力行业的推广,电网公司输配电的内容和方式发生改变,部分资源和能力刚性问题突显,
学位
经济开放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核心动力。经济开放不仅扩大了国民经济活动的范围和规模,通过带来金融资本、管理技巧和生产技术等多种途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资源禀赋约束条件,推动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制度变迁,对地方财政状况产生了影响。全面考察经济开放对我国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把控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及举债行为,为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和深
学位
作为税收征管的核心问题,如何提升纳税遵从度一直都是税收领域研究的焦点。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大用税收手段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构建与收入再分配相协调的税收制度安排,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经。进一步打击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收入行为、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提高全社会的纳税遵从,则是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在此背景下,研究
学位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椎旁肌病理改变,并进一步探讨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在该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AIS并接受后路侧弯矫形手术,术中行凹侧顶椎椎旁肌活检患者18例。对肌肉活检组织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切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
期刊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前后的脊柱和躯干的发育异常,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支具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早期干预AIS的保守治疗方式,可显著降低脊柱侧凸进展至需要手术治疗的概率,至今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近年来,随着理念的革新和技术的进步,支具的设计制作和治疗方案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将从支具治疗指征、支具分
期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呈现下行趋势,中央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坚持稳健有效的原则,通过财政政策稳定和刺激国内需求,通过货币政策保障流动性。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纷纷举借债务,以平衡财政收支,配合中央宏观政策的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随着地方债规模的增加不断加大,引起社会各方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密切关注。而政府债务制度与我国民生问题息息相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导致
学位
在市场经济趋于多元化和中期财政规划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财务和预算管理理念存在诸多不足,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事业单位发展需求。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行政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收支均纳入财政管理工作,其财务管理工作成果直接影响国家资源配置效率和安全。在此背景下,基于战略导向的预算管理理念愈发得到重视,在实务工作中逐渐得到认可与推广。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视和优化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经营活动的科学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平台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企业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同时,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普及,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者意识的觉醒,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究当企业出现社会责任缺失事件时资本市场会有何反应,特别关注投资者情绪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希望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