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类型对自我提升类产品偏好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排斥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经历,影响消费者的生理、认知和情绪表现,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并且会造成个体的归属感需要、自尊感需要、控制感需要和有意义的存在感需要受到威胁。因而对于社会排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证实了社会排斥会影响个体对于社会关系类产品的消费,个体受到社会排斥后会想要获得他人认可和关注,因而会对拟人化产品和怀旧产品产生偏好,并且还可能会对能力补偿性产品也产生偏好,但这些都是相对于社会接纳而言的,目前少有学者关注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目前国内仅有郝放,庞隽和刘晓梅等(2018)研究了被拒绝和被忽视这两种社会排斥类型对于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探究被拒绝和被忽视的两种社会排斥类型对于自我提升类产品的选择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并验证其作用机理。本文对社会排斥、自我提升类产品、自尊和自我建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回顾。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社会排斥会使得个体的状态自尊水平降低,并且个体都具有提高自尊的需求,而自我提升类产品能够帮助消费者提高状态自尊水平,所以受到社会排斥的个体会为了提高状态自尊水平而更倾向于选择自我提升类产品。同时根据排斥所传达的外显程度不同,社会排斥可以分为被拒绝与被忽视两类,这两种类型的社会排斥对于个体的自尊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相比于被忽视,被拒绝的个体自尊水平更容易降低,所以受到被拒绝社会排斥的个体会更加偏好自我提升类产品。另外,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个体对于社会排斥类型的反应也不尽相同,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在受到被拒绝的社会排斥后对于自尊的提升欲望较高,因而更加偏好于自我提升类产品。据此,本文提出了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并通过设计前测和正式实验对本研究的系列假设进行验证。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会影响消费者对于自我提升类产品的偏好。具体而言,与被忽视的社会排斥相比,被拒绝的社会排斥个体更偏好自我提升类产品。第二,自尊水平在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对自我提升类产品偏好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而言,被拒绝的社会排斥个体相比于被忽视的个体,自尊水平受到更大的影响,从而更加偏好自我提升类产品。第三,自我建构类型在社会排斥和自我提升类产品偏好之间起调节作用,当个体为独立型自我建构时,被拒绝的社会排斥使个体更偏好自我提升类产品;当个体为互依型自我建构时,社会排斥类型对于自我提升类产品偏好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社会排斥与自我提升类产品消费的相关研究,同时,在企业自我提升类产品营销活动的制定策略和消费者提升幸福感的自我管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众筹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为中小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解决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途径,众筹不仅可以用来筹集资金、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还可以进行产品推广、市场规模判断以及产品的市场潜力预测,日益受到企业、创业者以及学者的关注。根据众筹项目回报形式的不同,众筹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产品型众筹、股权型众筹、债务型众筹、捐赠型众筹,其中产品型众筹是众筹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筹资方式之一,且产品型众筹的投资者一般都是相
学位
在积极推动宅基地改革进程中,农户是最为关键的参与者和利益人,要充分考虑其主体意愿,切实保护好农民的相关权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间逐渐呈现分化态势,这些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包含城乡人口流动带来的农户家庭年龄结构的变化、长期居住地的变化,以及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带来的主要收入来源的变化。在上述变化过程中,农户对宅基地的产权认知、利用需求以及依赖程度等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直接
学位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消费者在不同消费决策之间的切换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快速。匿名性在生活当中普遍存在,从线下匿名投票、意见反馈到使用匿名社交软件、网络购物后的匿名评价等等,可谓是随处可见。在此背景下,对匿名性的研究逐渐引起理论与实践的关注。理论上,学者们关于匿名性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社会学领域和计算机学领域,在具体内容方面聚焦于匿名性的消极影响并且是对于相关领域的影响,这给
学位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营销模式越来越成熟,网络购物能让消费者接触到更多心仪的商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虽然他们有消费意愿但是却选择在未来做出消费决策的延迟偏好行为阻碍了企业当下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为了提升营销转化率推出了各种营销策略,但是收效甚微。因此,如何逆转消费者延迟偏好这种不良效应对于企业和学术界来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产生延迟偏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权衡困难,这是因
学位
权力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之一,会对个体的思维、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一项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研究显示,绝大多数个体处于权力缺失状态而非拥有权力状态。但是,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权力感缺失对个体的行为影响研究还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从权力感缺失出发,探索社会权力感缺失或个人权力感缺失对消费者品牌标识显著度偏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心理机制。通过文献梳理,本文发现权力有不同
学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使得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做出决策,环境线索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显得愈发重要。随着“可爱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爱产品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里,不但儿童喜欢,在成年消费者中也很受欢迎。尽管可爱元素被广泛应用在营销实践中,学术上有关其会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怎样影响的研究却相对有限,且更多地关注了可爱带来的积极效应。本文则聚焦于探究当可爱作为一种情境线索呈现时,会对
学位
在线评论对于消费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消费者在进行网络预订或购买决策时往往会参考已有用户的评论,尤其是那些点赞数较多的评论。以往的在线评论大多为文本形式,而随着图文联合形式的普及以及海量评论信息的存在,消费者会更加关注数量较少、内容质量更高的图文评论。回顾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现有的关于图文评论的研究,多采用双因素通道理论,将图片评论与文本评论进行对比,但是较少有研究探讨图文结合的在线评论对消费
学位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今中国的单身成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人,并且有超过7700万的成年人独自居住,这些数据都反映当今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孤独个体。孤独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偏向各种享受型消费行为,例如独自宅家的手游玩家疯狂购买游戏中限量发售的人物皮肤;街边的“一人食”餐厅被许多独身人士打卡;喜欢猫咪的孤独个体因为对宠物的热爱随之引发对猫爪杯疯狂地抢购。这些现象说明孤独个体偏
学位
支付宝在2016年推出了“蚂蚁森林”活动,这是一场兼具环保与社交功能的公益项目,它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企业与消费者相连,邀请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参与一次创造价值的活动。这一活动一经推出就收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成为了诸多社交媒体报道的热点。“蚂蚁森林”将传统严肃的企业CSR做成了一件消费者共同参与且充满趣味的CSR,学术上称之为虚拟CSR共创(virtual corporate social res
学位
智能手机和可穿戴传感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执行自我追踪的任务。通过这种量化自我的过程,个体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运动、健康相关的数据,精准掌握自身状态并根据以数据形式呈现的反馈报告来进行调整。近年来,随着量化自我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运动跟踪、睡眠监测、情绪监测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也相继出现。那么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传递产品相关信息来吸引个体使用量化自我产品成为相关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