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圆叶菝葜和沃氏菝葜的比较亲缘地理学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叶菝葜(Smilax rotundifolia)和沃氏菝葜(Smilax walteri)是北美菝葜属植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两者为姐妹关系,虽然有着相似的形态结构,但两者所适宜生境不同。S.rotundifolia广泛分布于美洲东部,常见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林下;而S.walteri主要生长于美国东南部湿地环境当中。前期对S.rundifolia和S.walt的研究中,多数集中在生理性状和与真菌互作等方面,对两者的系统发育及亲缘地理学相关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微卫星标记和叶绿体全基因组数据,结合生态位建模(ENM)对S.rotundifolia和S.walteri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群体动态历史模型以及分布区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群体遗传研究:扫描了S.rotundifoli 的转录组,得到6,153个可用以设计微卫星引物的重复序列,合成了 130对微卫星引物,经过筛选,确定基于这24对微卫星引物对S.rotundifolia和S.walteri的60个群体共466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以及群体亲缘地理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rotundifolia期望杂合度HE范围是0.207~0.690,平均值为0.471,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是0.195~0.925,平均值为0.55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366~0.835,平均值为0.550;S.walteri HE和和HO的范围分别是是0~0.660,0~1,平均值分别为为0.332和0.422,PIC值的范围是0~0.829,平均值为0.394。基于聂氏距离的PCoA分析显示S.rotundifolia和S.walteri分属两个主聚类;基于贝叶斯算法的STRUCTURE分析发现除S.rotundifolia和S.walteri截然分开外,S.rotundifolia群体内还存在东、西两个基因池;将S.rotundifolia两个基因池群体对应群体投射到PCoA的分析图上,可以发现两个谱系群体间界限清晰,但有部分群体存在混合的现象。通过对基因流的分析可知,S.rotundifolia两个谱系间的基因流较为强烈;S.walteri与S.rotundifolia两个谱系间的基因流相对微弱。基于近似贝叶斯理论的DIY-ABC分析推测S.walteri可能在某一时间从共同祖先群体中分化出来,随后独自扩张;而后S.rotundifolia.的两个谱系产生分化,各自进化。证明S.rotundifolia和S.walt是遗传上明显分化的两个物种。2)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的比较分析研究:选择来自不同谱系S.rotundifolia的2个个体以及不同区域的2个S..walteri个体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拼接完成后比较,发现四个叶绿体基因组在长度、基因组成以及基因大小上差异不大。使用不同片段的多态性位点分析、全序列简单重复序列和重复结构分析、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对四条序列的分析可知,四个叶绿体基因组的比对一共找到31处变异,包括12个碱基替换片段和19个插入缺失片段,PI值范围为0.00012-0.0067。正向、反向、互补以及回文四种重复类型在四个叶绿体基因组中出现的概率基本相似,共发现了 117个重复结构,其中存在于所有四个个体中的重复结构有54个。四个叶绿体基因组中密码子使用偏性、以及同义密码子的数量等参数相似。使用6个叶绿体片段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的结果显示S.rotundifolia和S.walteri大概从3.34Ma开始分化,S.rotundifolia的种内分化时间大概在1.72Ma。3)基于生态位模型的物种适生区动态历史:从各大植物标本或博物馆网站提取并使用S.rotundifolia的587个分布位点以及S.walteri的98个分布位点信息,下载了过去(LGM)、当前(Present,1950-2000年)和未来(Future,2050年)的气候图层,以及19个可能相关的气候因子对S.rotundifolia和S.walteri在不同时期的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S.rotundifolia和S.walteri的潜在分布区均同当前实际分布区基本吻合。在LGM时期,S.rotundifolia和S.walteri的分布区都明显小于当前分布区,对比当前时期,S.rotundifolia的分布区压缩在阿巴拉契亚山脉,有东、西两个最适生境;而S.walteri的分布区在LGM被压缩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越靠近海岸,生境越适宜。对未来分布预测与当前分布区相比,S.rotundifolia的未来时期分布区基本与当前持平,而S.walteri未来时期分布则有所扩张。对S.rotundifolia和S.walteri各时期分布模型的准确性估计中,AUG的值均大于0.9,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
其他文献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且世界上近一半的新发胃癌位于我国。胃癌以高度侵袭性和易远处转移为特征,死亡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三,但其侵袭转移的具体机制
目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膜的渗透性在卵母细胞低温冷冻保存的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从单细胞捕获和高精度灌流的角度对卵母细胞的细胞膜的渗透性进行的系统研究尚
敖包吐铅锌矿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矿区内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强烈,矿体赋存在晚侏罗世火山凝灰岩中。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30.3±0.9Ma,矿床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显示成矿时间为130.6±2.3Ma,矿床的形成和岩体的形成年龄一致。矿体产于近东西向、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呈脉状产出。矿
研究背景随着喉部微创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经口CO2激光、低温等离子显微内镜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适应症不断扩大,手术患者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虽然该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
飞秒激光加工由于其脉冲时间短、加工精度高、热影响区小等优势,逐渐成为材料表面改性加工的新趋势。本文利用飞秒激光直接诱导烧蚀加工与飞秒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法对航空发动机材料GH4169镍基合金样品表面进行精细加工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使用电子束蒸镀设备寻找最佳制备条件,控制蒸镀时长与束流大小,制备了符合实验要求的NiCoCrAl-Y_2O_3薄膜与SiC薄膜,并发现了蒸镀时长与薄膜厚度的近似正比关系。
目的研究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N-acetyl-seryl-aspartyllysyl-proline,Ac-SDKP)通过调控刺猬(Hedgehog,HH)信号抑制SiO2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肿瘤浸润被膜部位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和生物学信息分析,发现和筛选骶骨脊索瘤中潜在的致病突变基因,探讨相关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寻找未来有效的治
目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外力冲击视神经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视功能损害。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Endoscopic transnasal optic canal decomp
汉语和阿拉伯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自然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阅读方向上体现为汉语是从左到右的阅读模式,而阿拉伯语则是从右到左的阅读模式。这种差异,无疑为阿拉伯汉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