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酮病(Ketosis,Ket)是奶牛围产期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围产期奶牛由于分娩特殊的生理状态,采食量下降和泌乳功能的活跃导致奶牛能量负平衡,从而大量动员体脂,极易发生酮病,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为奶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高产牛群尤为严重,其预防的重点是尽快重建产后的能量平衡,减少体脂动员。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PG)补充能够提供生糖先质,促进糖异生;维生素B12(Vitamin B12,VB12)是脂质代谢相关的重要辅酶,能够改善能量代谢,这两种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酮病的预防当中。对奶牛酮病的发病率调查和预防有众多的报道,但是丙二醇应用基本都是全群多次灌服,较为繁琐,能否简化,区分不同体况采用一次灌服,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VB12与丙二醇联用也尚缺少相关研究。随着奶牛养殖技术和方式改变,现行奶牛养殖多以集约化牧场转变为主,奶牛酮病的发生规律与以往报道是否一致,也需要更新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次研究统计了高产奶牛酮病发病特点,并针对高产牛群,进行预防和治疗酮病的研究。本研究即以哈尔滨市地区的一个现代化奶牛场为基地,随机选取210头产后牛进行产后酮病发生规律调查。并选取2-3胎次,上一泌乳期305d平均产量(年平均单产)大于30kg/d的围产期奶牛,分别为中等体况(体况评分3.25-3.75)和肥胖体况(体况评分4.0-4.5),进行产后一次灌服丙二醇以及联合一次肌注维生素B12酮病预防试验。并设计治疗方法对产后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AHA)连续监测诊断为酮病的病牛进行治疗。以求获得现代化奶牛场酮病发病规律来指导有效监控、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2019年6月到9月,通过产后连续监测BAHA,结合反刍量电子监控结果调查该牛群酮病发病情况。结果是210头奶牛酮病发病率为37.61%。结果表明,高产(年平均单产超过30kg/d)奶牛酮病发病率(89.24%)高于低产(年平均单产不足30kg/d)奶牛(11.53%);此外,4d时酮病发病率(67.09%)最高,其次是9d(27.85%),14d酮病发病率(5.06%)最低。胎次为4-5胎牛酮病发病率(50.00%)最高,而2胎(32.95%)和3胎(38.54%)酮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产后奶牛BAHA在4d时最高(1.06±0.72mmol/L),并在9d(0.85±0.38mmol/L)至14d(0.77±0.27mmol/L)时逐渐降低,酮病患牛在4d时BAHA浓度(1.56±0.95mmol/L)显著高于健康奶牛(0.75±0.17mmol/L)(P<0.05)。所有牛在产后0-1d时,奶牛反刍量均显著降低,并在1-4d逐渐升高,7d后逐渐趋于平稳。丙二醇单独应用和联合维生素B12预防试验结果为,中等体况奶牛,单独应用丙二醇组酮病发病率为26.67%,联合维生素B12组为26.67%,两组发病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33.33%,但差异不显著(P>0.05);肥胖体况奶牛,丙二醇单独应用组酮病发病率83.33%,联合维生素B12组为60.00%,两组均比空白对照组(20.00%)发病率高,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中等体况奶牛在产后可以利用丙二醇进行一次灌服,能有效预防酮病发生,配合维生素B12也能获得同样的预防效果。而对于肥胖体况奶牛这两种方法不能获得良好预防作用,增加了酮病的发病风险。因此,使用丙二醇预防酮病需要根据不同体况的奶牛而定,但不论奶牛体况如何,这两种方法都有益于产后奶牛反刍量的恢复。通过对产后23头酮病患牛采用补糖、调整糖代谢和改善脂肪糖异生的综合疗法,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论酮病轻重与否,多数患牛经5d治疗痊愈(19/23),治疗效果最好的是经3-4d治疗后痊愈(16/23)。有极少数的牛在经5d治疗后没有治愈或复发(3/23),说明所用方法对治疗产后奶牛酮病有良好的效果,但对病情严重的奶牛,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调查,初步获得了集约化奶牛养殖场酮病的发生规律,确定了丙二醇对中等体况奶牛酮病的预防方法。在临床治疗中,获得良好得治疗效果,为本地区奶牛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