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硫硒合金薄膜的带隙调控与光伏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寻找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发展的目标。在各种清洁能源中,太阳能因储量丰富、分布广泛而备受关注。薄膜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便携可柔性及应用范围广等优势成为各种太阳能电池技术中的研究热点。虽然传统的碲化镉和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22.1%和23.4%,但是Cd、Te的毒性和In、Ga的稀缺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亟需开发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锑硫硒(Sb2(S,Se)3)是一种一维链状结构的新型光伏材料,具有易柔性、吸收系数大和原料价格低廉且无毒稳定等优势,特别是其带隙可在1.17~1.70 e V之间连续调节,覆盖了Shockley-Queisser理论最佳值(1.34 e V),太阳能电池理论转换效率达33.6%,最佳带隙Sb2(S,Se)3薄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工作开始之前,Sb2(S,Se)3薄膜太阳能电池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仅为6.63%,远低于其理论值,主要原因是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开路电压(VOC)难以协同提高。因此本论文以提升Sb2(S,Se)3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为目标,围绕薄膜制备方法、带隙调控和能带设计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硒化锑(Sb2Se3)和硫化锑(Sb2S3)熔点低、蒸气压大、可任意比互溶形成Sb2(S,Se)3合金的特点,开发双源气相转移沉积技术并与Sb2Se3和Sb2S3共蒸发结合制备Sb2(S,Se)3薄膜,实现了薄膜带隙在1.31~1.70 e V之间连续可控调节,为Sb2(S,Se)3薄膜电池制备奠定了工艺基础。(2)由于Sb2Se3和Sb2S3双源同时加热制备出梯度带隙的Sb2(S,Se)3合金薄膜,因此光生电子向前表面传输时被阻挡,引起载流子在背表面严重复合降低器件JSC,采用平衡双源蒸气压的方法,制备出最佳带隙均相的Sb2(S,Se)3薄膜太阳能电池,显著改善了载流子的传输,将器件的JSC从8.6 m A cm-2提升到25.2 m A cm-2,进而器件效率从2.50%提升至7.03%。(3)基于V型能带结构可以协同提高太阳能电池JSC和VOC的理论,通过组分调控制备出V型能带结构的Sb2(S,Se)3薄膜太阳能电池,保持器件具有较高VOC的同时提高载流子的收集效率从而将JSC提升至30.8 m A cm-2,并将Sb2(S,Se)3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到7.73%。
其他文献
大规模开发风电是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在地理上呈逆向分布,大型风电场大多位于电网末端,且广泛采用远距离输送的消纳模式,因此风机往往运行于弱电网条件。弱电网下,风机与电网之间会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易于造成机组失稳甚至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国内外学者针对弱电网下小扰动稳定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较少涉及弱电网故障期间的小扰动失稳问题,存在失稳机理
学位
化石能源大量燃烧造成了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等问题,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前景光明的解决方案。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目前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但槽式太阳能吸热管表面的太阳能流分布极不均匀,易导致吸热管壁温度梯度、应力和形变等安全性问题。因此开展槽式太阳能吸热管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槽式太阳能吸热管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将集热管偏置安装的方法,以提高吸热管表面太阳能流分布均匀性
学位
在我国大型水电站兴建过程中,由于水电站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地下厂房在夏季面临着严峻的湿热环境问题,因此水电站通风系统的运行规划格外重要。而通风系统作为水电站地下厂房的主要能耗来源之一,进行各工况下厂房湿热环境模拟以及运行方案节能优化设计,有利于缩减水电站运营成本,降低建筑整体能耗。针对地下厂房湿热环境复杂、传统优化方法缺乏仿真结果支撑以及通风系统节能研究角度单一等关键问题,本文以乌江渡水电站为研究
学位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中定日镜伺服系统的作用是调整反射镜姿态,保证反射光斑在吸热区内。定日镜和集热器之间的距离会随发电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从而对定日镜伺服系统有更高的精度要求。定日镜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差和定位精度低会降低发电效率。传统单电机驱动大惯量负载需要多级减速器,会导致传动效率降低和引入齿隙非线性,使用多电机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多电机系统特性,分别从速度环和位置环改善了动态特性和定位精度
学位
钢铁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并排放大量CO2,而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为钢铁厂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对其进行清洁高效利用对于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型燃烧技术化学链燃烧(CLC)具有CO2内分离和高能量利用效率等优良特性,但目前钢铁领域化学链燃烧碳捕集的研究较少。本文探究了焦炉煤气、空气高炉煤气和富氧高炉煤气的化学链燃烧性能,并对两种廉价复合氧载体进行评价,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利
学位
随着地下能源的不断开采,地表环境问题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将原本对陆地资源开采利用的目光转向了物资更加丰富的海洋,无人艇作为新兴的海洋装备能够自主完成水面任务。由于无人艇能够携带的能源有限,为了使其能够拥有更长的航行工作时间,需要对无人艇的航迹进行能耗约束条件下的规划。而无人艇的航迹规划需要对水面环境有着很高的感知能力,能对水面出现的各种情况迅速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措施,因此本文选用了扫描范围广的导航
学位
热电材料能直接利用废热发电,是一种理想的清洁产能材料。但目前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较低,限制了热电技术的应用。要实现转换效率的突破,寻找高性能热电材料是关键。在此背景下,硫族化合物因元素储量丰富、不含毒性,具有高塞贝克系数和较低晶格热导率而受到关注,但是目前对其热电性能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从简单到复杂,对三种典型的硫族化合物展开热电性能研究,获得的成果如下:(1)以经典热电材料PbT
学位
高效便捷的储氢技术是限制氢能商业化应用的瓶颈之一。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具有比表面高、孔体积大和结构可调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物理吸附储氢材料。然而,MOFs的室温储氢性能偏低。研究表明,将MOFs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复合制备的MOF/GO复合吸附剂能够提高MOFs的储氢性能。Li+掺杂能够增强MOFs与氢气之间的相互作
学位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以及第二大用水国。提高能源效率、节约水资源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三大目标,同时这三个目标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厘清能源、水资源和温室气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协调和统筹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国的“能源-水-温室气体”耦合关系,评估经济部门的绿色发展状况,为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中国2017年
学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因安全、可靠、便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移动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WPT系统传输性能的提升可有效降低传输损耗,对推进WPT设备的小型化、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实现高功率、高效率的WPT系统控制展开以下研究:首先,利用电路互感耦合理论构建S-S型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