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和高炉煤气化学链燃烧的铜铁矿石氧载体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并排放大量CO2,而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为钢铁厂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对其进行清洁高效利用对于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型燃烧技术化学链燃烧(CLC)具有CO2内分离和高能量利用效率等优良特性,但目前钢铁领域化学链燃烧碳捕集的研究较少。本文探究了焦炉煤气、空气高炉煤气和富氧高炉煤气的化学链燃烧性能,并对两种廉价复合氧载体进行评价,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利用天然赤铁矿石和铜矿石为原材料并添加适量的惰性载体,通过挤出滚圆法和液压成型法大规模分别制备了Cu Fe20M(铜铁矿石质量比2:8,蒙脱石添加量20 wt.%)和Cu Fe20C(铜铁矿石质量比2:8,铝酸盐CA70水泥添加量20 wt.%)两种氧载体颗粒。随后在批次固定床上对两种氧载体在化学链燃烧焦炉煤气、空气高炉煤气和富氧高炉煤气中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探究了反应温度、燃料气速和长周期循环对其的影响,并对循环前后的氧载体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焦炉煤气、还是空气高炉煤气或富氧高炉煤气,进行化学链燃烧均可达到良好的碳捕集效果。挤出滚圆法制备的Cu Fe20M氧载体和液压成型法制备的Cu Fe20C氧载体均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长周期稳定性,100次循环过程中晶相结构稳定且未出现烧结或团聚现象,具有工业应用的潜力。在批次固定床化学链燃烧实验中,焦炉煤气CLC的最佳反应温度为900℃,Cu Fe20C氧载体性能更佳且稳定性更好,CH4转化率和CO转化率分别在95%和90%以上,CO2气产率高达95%。在空气高炉煤气CLC中,温度600℃即可达到良好的燃烧效率和碳捕集效率,两种氧载体的H2转化率约为95%,其中Cu Fe20C氧载体的CO转化率和CO2气产率分别约为97.5%和98%,相比Cu Fe20M氧载体高出四个百分点和两个百分点,但Cu Fe20M氧载体的积碳率更低,碳捕集效果更好,两种氧载体各具优势。在富氧高炉煤气CLC中,最佳反应温度为600℃,两种氧载体的H2转化率均保持在98%以上,而Cu Fe20C氧载体的CO转化率略高两个百分点,约为99.3%,两种氧载体的积碳率和碳捕集效率波动均较小,且整体而言反应效果比在空气高炉煤气气氛下更好。
其他文献
文中分析了机制砂的特性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制砂中2.36~4.75mm、1.18~2.36mm两级颗粒增多时,砂浆屈服应力上升,而0.3~0.6mm、0.15~0.3mm两级颗粒增多,能够增加机制砂的塑性粘度。
期刊
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是城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对于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烟气余热将污泥半干化并与煤掺烧,不仅避免了高含水率污泥燃烧大量潜热耗散,同时也解决了深度干化能耗高的问题。由于半干化污泥与煤掺烧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的生成机理还未明确,本文通过热重分析仪、固定床实验及数值模拟对半干化污泥与煤掺烧的燃烧特性、积灰结渣特性、重金属迁徙转化特性等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
学位
二氧化碳(CO2)还原生成高附加值产物是解决全球变暖、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电催化的方法因条件温和、反应可控的优势而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调控电催化剂催化活性、提高产物选择性等方面,缺乏一种有效且快速的表征方法对其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化学灵敏性的优点,已经在液/液和液/固界面的动力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论文运用SECM的
学位
工业木质素年产量高,但能源高值化利用率低;其来源和提取方式的不同对热解气化特性影响较大。而目前针对不同来源与热解气化特性的关联性研究较少,影响机理还不够清楚。鉴于此,本文对不同来源木质素的热解气化特性、动力学机理及产物特性进行讨论,并浸渍无机矿物元素来讨论其对木质素气化的影响。首先,利用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和固定床热解系统对不同木质素进行热解特性探究,发现水解木质素热解活化能最低(54.
学位
厨余垃圾是一种富含淀粉的生物质资源,水解可以将厨余垃圾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然而淀粉在水热分解过程中除水解反应外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副反应。为提高葡萄糖的产率,需深入理解淀粉的水热分解过程与反应途径,从而引入催化位点提高淀粉水解效率。本文首先以淀粉中典型组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为原料,探究了二者的无催化水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淀粉的水热分解过程中其先经历氢键的断键溶于水,而后在水中进一步反应。二者溶解性
学位
随着国家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愈发重视,无人艇作为一种典型的水面无人智能平台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无人艇的路径规划问题是无人艇系统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携带能源有限的无人艇在航行中也常常面临能源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能耗优化场景中电力驱动的小型单体无人艇路径规划的环境建模、路径搜索、实时规划等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船舶流体力学分析、模型辨识等手段的应用,建立
学位
大规模开发风电是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在地理上呈逆向分布,大型风电场大多位于电网末端,且广泛采用远距离输送的消纳模式,因此风机往往运行于弱电网条件。弱电网下,风机与电网之间会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易于造成机组失稳甚至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国内外学者针对弱电网下小扰动稳定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较少涉及弱电网故障期间的小扰动失稳问题,存在失稳机理
学位
化石能源大量燃烧造成了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等问题,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前景光明的解决方案。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目前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但槽式太阳能吸热管表面的太阳能流分布极不均匀,易导致吸热管壁温度梯度、应力和形变等安全性问题。因此开展槽式太阳能吸热管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槽式太阳能吸热管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将集热管偏置安装的方法,以提高吸热管表面太阳能流分布均匀性
学位
在我国大型水电站兴建过程中,由于水电站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地下厂房在夏季面临着严峻的湿热环境问题,因此水电站通风系统的运行规划格外重要。而通风系统作为水电站地下厂房的主要能耗来源之一,进行各工况下厂房湿热环境模拟以及运行方案节能优化设计,有利于缩减水电站运营成本,降低建筑整体能耗。针对地下厂房湿热环境复杂、传统优化方法缺乏仿真结果支撑以及通风系统节能研究角度单一等关键问题,本文以乌江渡水电站为研究
学位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中定日镜伺服系统的作用是调整反射镜姿态,保证反射光斑在吸热区内。定日镜和集热器之间的距离会随发电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从而对定日镜伺服系统有更高的精度要求。定日镜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差和定位精度低会降低发电效率。传统单电机驱动大惯量负载需要多级减速器,会导致传动效率降低和引入齿隙非线性,使用多电机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多电机系统特性,分别从速度环和位置环改善了动态特性和定位精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