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动态及与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科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是我国温带沙漠的优良固沙半灌木,亦称黑沙蒿,分布于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中心的温带半干旱沙区。以其为建群种的植物群系是该地区固定、半固定沙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作为建群种,油蒿在固定流沙、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和保育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油蒿主要钻蛀性害虫:沙蒿大粒象Adosopius sp.(鞘翅目:象甲科)、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鳞翅目:木蠹蛾科)、沙蒿圆吉丁虫Sphenoptera sp.(鞘翅目:吉丁虫科)和一种卷蛾科(Tortricidae)蛀茎害虫在我国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大面积爆发。为了在今后油蒿钻蛀性害虫的生态调控和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2006年~2008年在宁夏油蒿分布区内,对4种油蒿主要钻蛀性害虫的数量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以宁夏灵武市和盐池县不同演替阶段的61块受钻蛀性害虫危害的油蒿林为试验地,应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组建了以沙蒿圆吉丁虫的虫口密度、结皮类型、沙蒿木蠹蛾的虫口密度和油蒿树龄为参数的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有虫株率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实际检验,具有较高的预测功能,今后可在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2、对油蒿不同演替阶段的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的组成和数量变化及环境因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蒿不同演替阶段,上述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均有危害,且每个阶段的优势种各不相同;应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不同演替阶段4种钻蛀性害虫虫口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明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受环境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3、对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的危害程度与油蒿树龄、地径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848株油蒿中,有虫株率42.22%,其中沙蒿圆吉丁虫361头,占62.35%;沙蒿大粒象105头,占18.13%;沙蒿木蠹蛾69头,占11.92%;卷蛾科蛀茎害虫44头,占7.60%。油蒿树龄、地径与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虫口密度密切相关。4、调查了油蒿钻蛀性害虫幼虫与其寄生性天敌一种蒲螨和捕食性天敌斑翅山鹑啄食油蒿钻蛀性害虫幼虫的啄痕在空间格局上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林间水平方向上,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幼虫在油蒿演替经历的3个阶段均为聚集分布,蒲螨和斑翅山鹑的啄痕也表现为聚集分布;在垂直方向上,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幼虫分布在从地上部6cm至地下12cm的范围内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地上3cm至地下6cm的根茎部,天敌也集中在此范围内活动。
其他文献
目的:造影剂是影像检查、介入治疗最常用的医学试剂。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介入技术的不断提高,适应证扩大,可接受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疑难病例增多,造影剂使用剂量随之相应
本文课题来源于教育部重点项目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兰州理工大学梯队特色项目。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研究了渐开线齿轮齿根裂纹的断裂力学特性,研究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
目前高职课堂教育提倡分层教学,但是分层教学有很大局限性。文章提出了依托校企联合研究所建立分层学习小班教学模式研究,主要内容是将学生按照能力进行选拔,进入研究所内学
<正>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是一首以边塞风景入词的名篇。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期刊
本研究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部位(根、茎、叶)及同龄的黑、白沙蒿的挥发性成分做了分析和鉴定。结果分析总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物质,包
地下铲运机作为地下无轨矿运设备的主流机种之一,在地下采矿工作中得到了极广的应用。在地下铲运机铲装作业过程中铲斗的受力情况十分复杂,而操作者只能根据实时观察判断及工
1945——1948年苏联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战后远东国际格局形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在朝鲜半岛这个远东一角上“苏、美、朝(南、北)”三国四方展开了角逐,在冷战的国际因素
第一部分原藜芦碱A的毒性及其与人参总皂苷的配伍研究目的:对原藜芦碱A进行毒性及配伍研究,明确原藜芦碱A的毒性靶器官,探索与人参皂苷的配伍关系。方法:(1)急性毒性:32只wis
夏天无(Rhizoma corydalis decumbentis)为民间常用中药材,自1990年起收载于中国药典。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其中原阿片碱(Pro)是其指标性成分,另外含有较多的延胡索乙素(THP)等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东北亚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地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