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的影响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收支状况从1995年的盈余42.98亿元转变为2019年的赤字9300亿元,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加剧,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的职能发挥和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级政府为抗击疫情出台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赤字率和债务规模进一步攀升。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长期被认为是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一剂“良药”,自2014年起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得到大力推广。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导致PPP项目泛滥,出现大量变相举债的违规案例,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和财政风险不降反升。2017年以来,PPP监管政策逐渐趋严,除及时清退异化项目外,财政部提出建立PPP项目支出责任预警机制,严控新项目入库。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PPP模式下财政支出效率问题的关注普遍进入审慎反思阶段。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核心问题:PPP模式下产生的财政支出责任究竟是通过撬动社会资本替代了地方政府的部分财政支出,缓解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还是异化为扩大地方基建规模的又一“利器”,催生了本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导致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码?本文整理了于2021年7月从PPP项目管理库中爬取的项目数据,汇总到城市一级后处理得到2014-2018年285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并利用交互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首先,站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视角,区别于“财政收支缺口(率)”的传统角度,本文着重关注支出端,采用“非PPP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变化来度量PPP模式对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的影响,研究PPP项目财政支出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替代性或扩张性效应。其次,在市级层面的汇总研究基础上,本文将着眼点进一步下沉至行业层面,分析PPP应用行业和非PPP应用行业之间可能存在的财政扩张和挤出效应。最后,还关注了不同回报机制、地方财承压力状况下的异质性影响。经过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城市层面的基准回归显示,PPP项目财政支出对非PPP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没有显著影响,PPP项目财政支出主要是扩张性支出,没有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同时,地方政府不存在明显的增加非PPP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以提高财承能力论证通过率的行为。第二,PPP项目财政支出会显著扩张PPP应用行业的非PPP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时挤出非PPP应用行业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将基准回归下沉至行业层面后,PPP项目财政支出对非PPP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现出负向影响的原因。这还说明,在非PPP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池总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PPP模式的应用会导致部分财政资金由非PPP应用行业流向PPP应用行业,这种PPP应用行业与非PPP应用行业之间的财政资源转移可能会扭曲行业间的财政支出平衡,影响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第三,不同的回报机制、地方财承压力状况下,PPP项目财政支出对非PPP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PPP模式都没有达到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的效果。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尝试为PPP模式下的财政领域研究和未来财政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一方面,完善PPP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制度。具体包括增设PPP项目必要性论证、优化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机制以及深化财政支出能力评估执行。另一方面,健全PPP预决算管理和披露制度,包括建立地方PPP项目管理库、由财政部门负责PPP项目财政支出的预算编制工作、增设PPP项目财政支出预决算报表披露。
其他文献
一方面,不可否认,现阶段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己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国家巩固综合实力,乃至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近年来,我国呈现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态势,为促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为稳步推进科技兴国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提高研发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直接作用于企业研发的重要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对推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的出台了一系列外资优惠条件和鼓励政策,用以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政府以牺牲财政收入为代价大力引进外资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吸引外商在华投资建厂等方式,帮助本国企业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本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截至2020年,我国已连续29年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国投资金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FDI东道国。根据国家统计
学位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为频繁出现,企业并购重组的规模逐年攀升,创出新高,并购溢价产生的商誉急剧增加。2018年上市公司大规模出现商誉减值“暴雷”现象,其重要原因在于2014-2015年资本市场的大规模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商誉离不开企业价值,商誉减值亦会对企业价值造成影响。根据已有文献,不论是从价值毁损抑或是盈余管理的视角,商誉减值被视为一种不良信号,带来的经济后果可能影响
学位
现代企业是由持有不同股份的不同股东组成的现代组织。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最终会决定企业价值。当下全球互联网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技术迭代更新,新兴产业的发展,人口红利消失、新冠疫情的肆虐使得全球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传统企业面临改革创新否则会被淘汰的压力。我国经济目前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现代企业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找准自身定位,提高企业价值、促进企业可持
学位
<正>《红色审计百年图谱(1921—2021)》以重大审计历史事件为线索,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时间轴,遴选审计博物馆珍藏的数百张珍贵图片资料,鲜活呈现百年来审计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节省“每一块铜板”用于革命和战争,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期刊
我国资本市场的行政色彩一直较为浓厚,阻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2019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加快股票发行制度的变革,开始大跨步从核准制走向注册制,股票市场的控制权正逐步转向市场,全面注册制的时代近在眼前。回溯我国证券发行制度变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多数集中于对公司IPO直接融资效率的探讨,仅有个别文献对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估值体系变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而且涉及国内改革,国外学界的研究成果更是无从
学位
在目前的经济竞争大环境背景下,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连年上升,同时市场化水平逐年提高,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愈加激烈,其中对于人才的竞争尤为重要。企业的战略需要由高管人员来制定,因此高管人员的任命对于企业价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掀起了一场回国热潮,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来华发展,他们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日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对于高管的海外经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学位
报纸
<正>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长期以来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提出31条政策措施。《意见》对民营经济定位作出重要表述,“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期刊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虽然我国IPO进程处在核准制向全面注册制转变的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使得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来融资的渠道增加,但是上市条件逐步多元也使得满足申请条件的公司数量增加,此外,从投资银行开展上市辅导备案、上市准备到成功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时间成本依然很大。IPO能为公司提供很多优势,例如:提高企业曝光度、吸引优秀的管理层和员工、创造多样的融资机会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