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生态伦理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当今世界已经演变成最激烈的形式——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历史的车轮碾过今天,生态环境堪忧、生存质量下降、道德滑坡、精神失落,在物质充盈的世界里,在奔忙劳碌的生活中,我们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各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潮流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正是人类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反应。生态文明,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生产生活各个角落,诸多悬而未决的命题盘根错节,各种社会思潮性质不一,这时候更需要一种有高度有品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将其规范,生态伦理在此时显现出其高屋建瓴的独到性、前瞻性、实用性。当前,我们要提炼和制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合的社会共同价值观,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典藏的“天人合一”的深邃情怀,还是西方文明史上伦理道德的学术成就,都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现今生态伦理的打造,对中西生态伦理观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梳理,是构筑和谐社会视阈下生态伦理观的根基。本文首先对生态伦理进行概念界定,从生态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明晰生态伦理学的逻辑起点、学科范畴、中心思想等;对与生态伦理学密切相关的概念“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等作出进一步阐释和解析。简要介绍中西生态伦理各自的内涵和理论精髓。“天人合一”理念是我国生态伦理发展史的血脉,是我国历朝历代哲人们对天人关系思考之智慧的高度凝结。孔孟之“仁”、老庄之“道”是其中最古老、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文章围绕二者的核心理念展开分析。西方生态伦理观则从宗教神学中衍生而出,直至近代发展至高峰,这是与西方社会生产力的在近代的繁荣密切相关的。本文从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哲学沿承、伦理内核、经典学说等方面勾勒了西方生态伦理观发展的基本轮廓。中西生态伦理思想深深植根于各自迥然相异的文化背景,笔者试图以两种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基础和理论内核为突破口,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与差异。当然,综上一切阐述和论证,都基于一个共同落脚点和目的——构筑一种适合国情贴合世情的新型生态伦理——和谐生态伦理。文章的最后部分,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合理性入手,推演其存在的可能性和本质、功能等,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思想、理论、伦理支撑。
其他文献
在我国,调查作文首现于20世纪初,并被历代和当代全部的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以及理化生等课程文件所倡导,但却面临理论与实践上的诸多发展困境。调查作文是一种有别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是激发教师的内在原动力。本文从社会文化、学校环境、教师学历和教龄以及自我能力和自我经验等几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英
<正> 关于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能否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我想着重分析两种观点。我同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并不在于外因能否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上,而是在于能否
近几年来,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和面积的不断增大,支护技术也有了较大进展。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虽已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甚至在达到国际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稳定社会关系,但目前医患纠纷数量日益庞大,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如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医疗机构每年
本文通过对风积沙颗粒的组成、击实特性、压缩特性分析论证,结合实际施工总结了沙漠渠系工程施工中机械组合、填挖方施工工艺流程、注意事项、取沙弃沙基本要求等,为沙漠渠系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的一类特殊群体,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正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一群体
品牌延伸策略是品牌管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品牌发展的过程当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当服装品牌发展至高度成熟期,各品牌间及品牌旗下产品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品牌延伸就成为了指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各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
"啃老族"现象的出现是诸多因素造就的结果,防止这一现象的继续恶化,成了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对"啃老族"的具体情况、形成原因、及应对决策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