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渗析—电解法联用处理高砷污酸的技术研究及工艺安全评价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砷污酸是金属矿冶行业利用烟气制酸过程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污染废物,具有高砷、高酸、高重金属、危害大和难处理等特点,我国每年存在大量高砷污酸处置不当的情形。传统污酸处置工艺常采用化学中和沉淀法,存在硫酸资源浪费、产生大量低品质废渣、处置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扩散渗析—电解法联用处置高砷污酸,以实现硫酸资源回收、污酸高效净化的目的。通过实验论证该工艺具有可行性,同时详细考察了扩散渗析回收硫酸过程中砷(Ⅲ)与硫酸的分离现象及相互影响关系,电解过程中电流密度、电极材料、砷(Ⅲ)浓度、电解槽结构对除砷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电解产物、电解除砷的可能机理及铁的存在作用,并对工艺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进行基础安全评价分析。扩散渗析模拟实验表明利用扩散渗析法对污酸中砷(Ⅲ)与硫酸具有较高的分离效果。其中砷(Ⅲ)的扩散渗析为独立过程,渗析系数UAs=1.98×10-4 m/h,其扩散速率只受砷(Ⅲ)自身浓度差影响,与硫酸浓度无关;硫酸的扩散渗析受硫酸浓度和砷(Ⅲ)浓度的共同影响,砷(Ⅲ)浓度的影响为定量影响,影响程度与硫酸自身浓度有关。静态扩散渗析24 h硫酸回收率达到极限时,砷(Ⅲ)泄漏率低于16.5%,以此推论实际工业中采用动态扩散渗析法大幅缩短渗析时间后,砷(Ⅲ)的泄漏率远远低于16.5%,工艺具有可行性。研究计算得到砷(Ⅲ)渗析系数和一系列硫酸渗析系数,为实际工业设计提供指导参数。电解模拟实验表明直接电解具有良好的砷去除效果,混合电解槽的整体除砷效果优于分腔室电解槽。其中在电流密度550 mA/cm2范围内,砷去除率与电流密度呈正比关系;高砷(Ⅲ)浓度一定程度上提高砷的电解速率,但可能由于电流密度限制,铁阳极氧化速率与砷(Ⅲ)浓度变化量不对等,导致整体去除率有所下降;碳钢和不锈钢电极材料去除效果远好于304和201不锈钢电极材料,约为1.4倍,但其同时存在铁阳极氧化速率过快、电极材料腐蚀消耗等问题。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应进一步找寻电流密度、砷(Ⅲ)浓度和电极材料之间的最优关系,如本文实验研究发现在50 mA/cm2,以304不锈钢为电极材料,砷(Ⅲ)浓度维持在200 mg/L以上时,能实现高效除砷的同时防止电流过量浪费,低于200 mg/L,可适当减小电流密度,适宜条件下砷去除率可达到100%。电解除砷的机理可能为砷(Ⅲ)氧化成砷(Ⅴ)后与铁的结合物在阴极又被还原以砷单质析出后,然后被双氧水和其它氧化物氧化形成As2O3晶体析出,难以直接溶于稀硫酸环境下,铁在对絮状沉淀凝结和结晶过程起重要促进作用。最终电解产物为较高纯度的As2O3,有助于后续资源回收。利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PHA)对工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工艺危险源进行基础安全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安全决策和防护措施,为扩散渗析-电解法联用工艺稳定、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出发,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描写与比较的方法讨论西华县方言的语音问题。全文共分六章,各章内容梗概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四小节,分别讲述西华
本文主要采用量化分析和描述解释的方法,研究30年来报刊阅读教材词汇更替状况,对近30年来报刊阅读教材词汇做一个纵向的静态、动态比较和统计分析。论文以10年为一个时期,分别选
目的1.研究健康青年人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o VEMP)P1、N1的潜伏期、P1-N1波间期、P1-N1复合波振幅、引
随着我国对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强,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速度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众所周知的西安成阳机场安检楼工程,以及西安市某汽车客运中心地基都是灰土挤密桩基础
本文在总结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主导,对越南儿童习得汉语情况,包括学习对象的社会和教育背景、师资状况、教材的选用等问题做出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目的:采用神经传导测定及肌电图观察脊髓损伤(SCI)患者双下肢神经肌肉电生理变化,为脊髓损伤后双下肢神经肌肉功能判断提供依据。方法:19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常规神经传导检
首先基于对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分析确定了分类探讨的三个维度:参与者角色、服务内容、盈利模式;然后选取我国25家B2B网站作为代表案例,分别从这三个维度对我国B2B电子商务
铜因具有导电、导热性能好、抗腐蚀性高、价格适中等优点,在电子、电工等行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其主要缺点是强度低、高温性能差,影响了铜作为电工材料的进一步使用。氧
20世纪80年代,以比利时翻译家安德烈·勒弗维尔和英国翻译家苏珊·巴斯奈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提出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他们在考察西方翻译史和翻译理论史时,总结出翻译
现代汉语中关于字母词语和传统汉字异形词语的研究较广泛深入,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但是异形字母词语的研究尚显不足。异形字母词语是伴随着字母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大量使